驢哥

驢哥

驢哥,超級網紅,2015年開始在一家視頻App上放一些自製的爆笑超短片,一般十幾秒,一夜爆紅,粉量從幾萬暴增到現在的五百多萬,成了這家視頻App上冬粉量排行前三的網紅。

基本信息

簡介

團隊成員團隊成員
在網路直播間裡,冬粉們都叫他“驢哥”。每天晚上九時,幾萬冬粉已準時“就位”,等待他的出場。網路世界裡,已經沒有人關心他的真實姓名。

“驢哥”看起來有些滄桑,用他自己的話說,“二十幾歲的人看起來像快四十歲”。不過,無所謂,反正他走的完全不是靠顏值吸粉的常見路線。

人物經歷

驢哥走上網紅之路,純屬好玩。2014年有人告訴他,有個好玩的視頻軟體,特別適合他。驢哥眼前一亮,對於一個平日把“逗樂”作為興趣愛好的人來說,如魚得水。

為吸引眼球,驢哥沒少費心思。他在網上到處淘道具,買了一副巨型撲克牌,錄製了幾個段子,模擬了幾齣“鬥地主”的牌局,諷喻了在牌場上“二缺”選手是怎樣將一手絕好的牌打成爛牌的。

2015年他只是石家莊的一家小菸酒店的店主。這家店實際出資人是他老爸。在驢哥眼裡,老爸是一名有頭腦的生意人,從東北牡丹江的農村搞大棚種植,到做蔬菜貿易,再到石家莊經營餐廳,一步一個台階,成就了“富二代”——驢哥。

而他多年的死黨,現在的合作夥伴小胖認為,其實驢哥在成為超級網紅前,在當地也小有名氣,江湖地位不可小覷。小胖當年是驢哥老爸餐廳的服務員,他為驢哥的個人魅力所吸引,服務員的工作也不做了,每天跟他鞍前馬後,形影不離。

2016年來到廣州的他,生活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視頻播放平台上的評論和私信,驢哥基本上無暇顧及。每天都還有成百上千人請求加他微信好友。驢哥才幾分鐘沒看手機,添加微信好友的邀請就已經排成了“長隊”。而絕大部分的請求,最後的結果都被忽略不計了。只有部分在他直播時,刷屏、“送禮”比較頻繁的冬粉,才有可能被他加為微信好友。

看到驢哥火了,也有不少平台來請他“搬家”。他發覺自己的“魅力”也不是無窮的,冬粉量上不來,直播時觀看人數不如現有平台。

一年時間,驢哥從菸酒店小老闆,到現在的超級網紅。收入從一年一二十萬,到現在的一個月七八十萬。他自己也說,這幾乎是一夜暴富。

“可是,大家都只看到成功的風光,看不到我們的心酸和煎熬”,驢哥從成為網紅到現在,一直拒絕在錄製爆笑短片時植入廣告。“因為這樣,冬粉會瞧不起我們”。不過這個原則也曾經被打破過。那段艱難的時間,差點斷送了驢哥的超級網紅之路。驢哥說,其實,月入七八十萬元的收入,也只是今年的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不僅分文不賺,還要倒貼。

不過他們深受打擊的並非是投入的問題,“畢竟成本也並不高,只是幾個人吃飯和一些小道具”,而是身邊人的不理解。“賈二常的父母看到他們兒子跟我在一起,整天在樹林裡拍段子,都快三十的人了,一分錢賺不回家,像傻子一樣,都急壞了。”

驢家班

驢哥創作團隊里,還有一名核心成員,叫賈二常

三人組成了現在的“驢家班”。

賈二常是驢哥眼裡的聰明人,思維縝密,頗有遠見,“他看見我快要紅了,就趕緊到我飯店,請我吃飯,三個人最後賴著賴著就賴到一塊去了”。

最初的草台班子,驢哥老婆是攝影師,驢哥是主角,他老爸餐館裡的廚師、服務員以及後勤人員,幾乎人人都在他的爆笑段子裡做過客串。

爆紅網路

視頻播出效果有些出乎意料,其中一個視頻點擊量達到幾百萬,驢哥的冬粉一下漲了三四萬。

開了個好局,驢哥興奮不已。驢哥說,最初的這些作品,現在看來也是最滿意的。他說即便現在回頭再去看,他還會忍不住笑。

在“驢家班”的兩百多段作品裡,大部分內容都來自於他們的原創,也有部分翻拍作品。驢哥主要創作十幾秒短視頻的爆笑段子,而賈二常則編寫兩分鐘左右的“長片”,兩年來,已經形成了默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