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仲逵

駱仲逵

駱仲逵(1827—1886),字廣和,號茫蓮。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20,忽發願入玉蒼山法雲寺披剃,之後便出門遊方。 鹹豐四年(1854)從某寺永智禪師“破本分”;六年,又參國清蓮禪師“破重關”。

駱仲逵(1827—1886),字廣和,號茫蓮。平陽鳳巢(在今騰蛟區)農家子。5歲入學,9歲失學,後牧牛、砍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20,忽發願入玉蒼山法雲寺披剃,之後便出門遊方。第二年,在天台山國清寺受具足戒。鹹豐四年(1854)從某寺永智禪師“破本分”;六年,又參國清蓮禪師“破重關”。但直至同治四年(1865),在寧波阿育王寺修舍利殿畢,才忽然開悟:“佛法遍一切處,了不可得,只在尋常日用而已。”始知自身前幾次“破”得並不徹底。駱仲逵曾從永嘉寂光寺宇堅和尚處得到一松和尚遺稿《法華講錄》。光緒二年(1876),在會稽(今紹興)傳燈寺整理時,苦思了12晝夜,於神思恍忽中如見光亮,聽到聲音: “得意無心為本。”於是以此為宗旨,對這講稿進行增刪,並補入《法華經》原文,改名《法華演義》刊行。

駱氏腹診術第四代傳人-駱仲逵

駱氏腹診第四代傳人-駱仲逵駱氏腹診第四代傳人-駱仲逵
駱仲逵,祖籍河北,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駱氏腹診術第四代傳人,現任深圳市第五人民醫院中醫骨科副主任醫師,畢業於成都中醫藥大學,從事臨床醫學30餘年,精通家傳駱氏針炙和推拿,擅長治療中醫各疑難病症。擅長治療各種骨科病症及用中醫治療疑難雜症。
駱仲逵教授從小跟隨其祖父駱俊昌名老中醫(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軍醫大學西南醫院主任醫師)及其父親駱競洪主任醫師(教授)學醫,精通中醫、針灸、推拿、理療科等專科技術。發表多篇省級以上優秀論文,在《實用預防醫學》雜誌2004年04期發表醫學論文《對舌苔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思考及對策》,《電針對局灶性腦缺血大鼠缺血區腦組織神經細胞凋亡及神經生長因子影響的研究》等及著有《骨傷實用推拿療法》等多本醫學著作,獲深圳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國家發明專利一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