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然

駭然,宋 蘇洵 《上歐陽內翰第一書》,“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觀於其外,而駭然以驚。”

hàirán
驚訝的樣子。
宋 蘇洵 《上歐陽內翰第一書》:“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觀於其外,而駭然以驚。”《三國演義》第十八回:“ 性 不及堤防,早被一槍搠透面門,死於馬下。兩邊軍士見者,無不駭然。”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大家聽了駭然,半晌無語。”
駭 <動>
(形聲。從馬,亥聲。本義馬受驚)
同本義
駭,驚也。--《說文》
馬方駭,鼓而驚之。--《漢書·梅乘傳》
又如駭駟(狂奔的駟馬)
驚駭;驚詫;驚動
錄事駭之。--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駭問。--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虎大駭。--唐·柳宗元《三戒》
而所謂庸夫愚婦者,奔走駭汗,羞愧俯伏。--歐陽修《相州晝錦堂紀》
又如駭汗(因驚恐而流汗);駭浪(駭人的大浪);駭突(受驚而亂竄);駭殫(驚懼)
震動
而國人大駭。--《戰國策·宋策》
庶人駭政。--《荀
駭hài馬受驚馬~。〈引〉驚恐,害怕驚濤~浪。~人聽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