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背粽

駝背粽,以廣東 清遠出名,是包成兩頭扁平、背面中間隆起的形狀。包“駝背粽”前,要先將 糯米洗淨後泡3個小時左右;把粽葉用熱水燙過洗淨晾乾,在煮粽子時,一定要水滾以後才下粽子,整個煮粽過程大概持續4個小時左右。

駝背粽簡介

粽子以廣東清遠出名,清遠的粽子種類還是比較多的。在這裡要介紹的是清遠的駝背粽。為什麼會有這一樣的叫法呢?原因是以它的形狀命名的,包裹是包成兩頭扁平、背面中間隆起的形狀。形狀酷似一個駝背娃娃,因而叫“駝背粽”。

駝背粽製作方法

與其他的粽子製作大同小異,包“駝背粽”前,要先將糯米洗淨後泡3個小時左右;把粽葉用熱水燙過洗淨晾乾,粽葉通常是一種大竹子葉;至於餡料,就要先醃一下,這樣才能入味。在包的過程中,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適量泡好的糯米,然後放上餡料,再舀入適量的糯米,包合後以粽繩紮緊,通常選用鹹水草來捆綁。

製作駝背粽的技巧

捆綁的時候要注意,如果選用豆沙餡料時不能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煮不透而出現夾生現象.如果用肥豬肉不宜紮緊的話鬆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紮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在煮粽子時,一定要水滾以後才下粽子,整個煮粽過程大概持續4個小時左右。

句町民間的駝背粽

一般有黑白兩種,即白駝背粽與黑駝背粽。白駝背粽是用純糯米來包紮而成的,這與其他地方的粽並不兩樣,其製作方法亦大體一致。黑駝背粽則用一些拌染物來將糯米染黑後,才包紮而成。這些拌染物當然不是現在市場上流行的什麼色素之類的有害物質,而是草木灰等經千百年實踐確實對人體無害的染料。句町民間黑駝背粽的拌染物常見的主要有如下三種:一是糯稻草灰,二是酥麻竿灰,三是鹽扶木灰。使用時,將以上草木灰去渣後,再用其灰與糯米拌勻,使糯米形成灰黑之狀,即可包紮成駝背粽。包紮駝背粽要有一定的藝術,沒有藝術是包紮不成駝背的粽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