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成秀

馮成秀(1921—1984)字子東,字子東,晚號夢龍子。陝西安康縣長嶺鄉人。是安康唯一能表述漢調二黃和陝南道情等劇種歷史源流沿革的人,也是最早提出“漢劇是京劇祖宗”觀點的人,他能講說徵班進京的歷史。也是唯一熟識陝南道情唱腔音樂並清楚表述演奏皮弦、三弦、漁鼓筒及鑼鼓譜的人。解放戰爭中,隨軍起義,分配某部軍醫院工作。晚年,曾寫《立學集錦》、《太極探奧》兩本筆記,十餘萬字,總結醫道和習武的心得體會。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幼讀私塾,十八歲南遊四川,回家後潛心學中醫,後被拉壯丁。解放戰爭中,隨軍起義,分配某部軍醫院工作,退伍回鄉後仍不改學醫志向。晚年,曾寫《立學集錦》、《太極探奧》兩本筆記,十餘萬字,總結醫道和習武的心得體會。還撰寫《神病集錦》、《望診集錦》、《舌診集錦》、《診病新法》及未完成的《草澤醫學》等醫學著作,約二十萬言,皆未刊印。1960年前後,參加戲曲遺產發掘組,口述陝南道情劇目百餘本,三百餘萬字。其《通百本》具有較高資料價值。郭沫若為寫《蔡文姬》,曾徵求蔡琰《胡笳十八拍》全文,馮成秀見報應徵,將全文寫好寄去,補齊了六拍,且更正了三個錯字。郭沫若親筆覆信感謝,並以書相贈。他還新編歷史劇《齊二寡婦》、《墮淚碑》等。“文化大革命”中被揪斗,後避難於越河口親戚家,居洞寫戲,經三月,寫成《陳平平叛》。1984年患病辭世,省戲劇界專家有詩悼念:“平生坎坷平生傑,血凝華發報春時,案頭猶見《通百本》,江邊忍看《墮淚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