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西門

馬西門

馬西門(Simon MacKinnon),1961年出生於英國,1985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國際關係和能源管理碩士,之後在上海高校學習中文,並在上海外貿學院任教。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馬西門 馬西門

馬西門於2000年3月加入康寧公司,並於同年被任命為康寧大中華區總裁。從那時起,康寧中國從只有80名員工發展到了目前3000多名員工的規模,而康寧在大中華地區的投資額也從當時的僅1千萬美元增長到了目前超過30億美元。在25年多的時間內,康寧積極參與了中國的發展,與當地人才和專家共同開發並套用突破性技術,從而極大地改善了中國以及全球人們的生活。 1999年被授予上海市“白玉蘭榮譽獎”,2007年榮獲“上海市榮譽市民”稱號。他積極推動對中國的慈善教育、醫療和文化的捐助活動,設立“康寧兒童中毒急救控制中心”、海嘯捐款和捐助泰瑞-福克斯慈善長跑等項目。2006年被英國利物浦市任命為“上海-利物浦合作局”名譽理事,推動利物浦和上海的友好城市交往。同時被任命為牛津大學中國獎學金基金會上海委員會主席、利物浦-上海合作局名譽理事,以及非盈利組織上海都市改造和保護基金會的合作創始人和副主席。他還曾擔任上海英國商會主席。

上海情結

馬西門第一次來中國,訪問的城市並非上海。那是1979年,他去了深圳。談到當時的印象,馬西門先生脫口而出一個英文單詞:“ENERGY!”能量。“能量!人的能量!令我記憶深刻!他們就在魚塘和鴨塘旁邊豎起很高的高樓大廈,從這點就能看到那裡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那一年,對於深圳人來說,同樣是記憶深刻的一年。正是在1979年中國決定在深圳建立經濟特區,這使深圳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就象馬西門看到的那樣,從那一年開始,深圳迅速地從一個小漁村脫胎換骨成一個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

那時候,馬西門才18歲,對中國的了解還十分有限,但是自從看到了深圳,他就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上世紀80年代,我有一種感覺:中國就要發生變化。當時,中國政府決定優先發展經濟,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把中國人民的才能和能量釋放出來。變化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1985年,馬西門大學畢業,他立刻啟程來到中國。1985年,馬西門再訪中國,這一次他沒有舊地重遊,沒去深圳感受飛一般的深圳速度,而是選擇了到上海學漢語。“上海一向是中國的商業中心,這是我選擇在上海的理由。另外,從歷史方面講,我對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有濃厚的興趣。”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不僅是中國的工業、貿易中心,還是亞洲的經濟文化中心,被人們稱為“東方巴黎”。馬西門的祖輩在那個年代曾到上海淘金,並在上海開辦了船運公司,馬西門因此從小就常聽老人們說上海往事。他一直對上海有著一份特別的牽掛,希望有一天能到上海一探究竟。真的到了上海,馬西門發現,上海跟自己的想像有很大的差距。

“上世紀80年代,上海是非常不一樣的地方。我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在上海吃飯要用糧票,我們外國人買東西用外匯券。直到現在,我還保存著一些當時的外匯券。” 馬西門提到的這種“外匯券”,並非真正的貨幣,而是一種與人民幣等值的購物憑證。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中國的商品供應還十分緊張,許多商品都是實行供給制,就象馬西門說的那樣,人們吃飯還需要憑政府發放的糧票。中國政府還授權中國銀行發行外匯券,要求外國旅客、華僑、港澳同胞用外幣向銀行兌換外匯券,用於在旅館、飯店和指定商店消費。這段經歷令馬西門至今念念不忘,感慨不已。 “僅僅過去了20年,現在中國成了全世界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這是一個令人非常驚訝的故事。”

在這20年裡,馬西門的人生也發生了許多令人驚訝的故事,他象祖輩一樣,在上海開創了自己的事業。1985年到上海後,馬西門用了三年的時間在上海的大學學習漢語,然後留在上海外貿學院教授英文。在這期間,他娶了一位上海姑娘,成了上海女婿,正式在上海安了家。在教了幾年書後,馬西門繼承家族傳統,進入英國船運企業工作。由於工作的變化,他曾經離開中國,到其他國家工作,但在1995年,他又回到上海,擔任英國鐵行大中華區總經理,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中國。由於他在擔任英國鐵行大中華區總經理期間積極推動上海的國際交流,上海市政府還向他頒發了“白玉蘭金獎”。2000年,馬西門又跳槽到美國康寧公司,擔任公司大中華區總裁。

“我為什麼要加入康寧?因為我發現有一個切入點,康寧有先進的技術,這正是中國所需要的。2000年的時候中國開始建立全國的電信網路,當時政府就開始購買康寧的光纖。” 康寧的業務涉及電信、環境科學及生命科學領域。馬西門認為,中國快速發展的電信、電子消費及汽車市場,可以為康寧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馬西門剛剛加入康寧時,康寧公司在中國僅有一家合資廠、140名員工,在中國的投資規模只有1000萬美元。他加入康寧後,就像一位衝浪高手,熟練地把握了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澎湃的巨浪,帶領康寧隨浪而起,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康寧在中國有8家企業、3000名員工,投資規模已超過30億美元,去年大中華區的銷售額達到近2億美元。

現在,馬西門對於康寧公司以及他本人在上海的發展前景信心十足。“上海會繼續保持在中國服務業領域的中心地位,其中包括硬體方面,也包括軟體方面的,比如金融、法律。它們將為今後貿易的發展提供基礎性的支持。”

中國正努力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爭取到2020年使上海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馬西門說,他和許多在滬外商都看好上海的發展前景。 在上海生活多年之後,這座城市對於馬西門來說,早已不再是祖輩口中的舊夢,而是他美好人生的新起點。他就像一個真正的上海人一樣愛上了他生活的這座城市。“上海對外國人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城市,如果你想過得有活力,如果你想吃好的食品或者想學中國的語言,你應該到上海來,當然如果你喜歡藝術,想逛博物館,也應該到上海來。上海就像一朵花正在盛開,正在綻放,正在成為一個偉大的城市。”

馬西門參與創辦了“上海都市改造和保護基金會”,並擔任這個非營利組織的副主席,為保護上海的老建築四處奔走。他還為自己定了兩個目標:一個目標是促成英國城市利物浦參加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另外一個目標是在英國的牛津大學設立孔子學院,教英國人學漢語,讓更多的英國人了解中國,了解上海。不久前,馬西門被授予“上海榮譽市民”的稱號,這可是上海所能給予一個外國人的最貼心的認同。

“我感到非常幸運。在上海生活的22年中,我的家庭也成了‘英中合資公司’——因為我太太是上海人,我是一個上海女婿。” 說起來,馬西門已經算是一個“中國通”了,他熟知中國的歷史文化,能講流利的中文,可以閱讀中文報刊,愛吃中國菜,甚至還有一位上海夫人。但是在馬家的“英中合資公司”里,馬西門總覺得自己對中國的了解是最少的。 “我的小孩的中文要比我好,他們甚至能講上海話,已經超過他們的父親。對於英國的小孩來說,即使只學一點點中文,對他將來與中國人合作共事非常有幫助。”

看來,馬西門一家的上海情結注定要一代代延續下去。

上海榮譽市民

上海市市長在上海舉行的頒獎典禮上向康寧大中華區總裁馬西門 (Simon MacKinnon) 頒發了“上海市榮譽市民”證書。

對馬西門授予這一殊榮是為了表彰他自1985年以來為上海在商務、環保以及國際交流領域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此外,該稱號也是為了表彰他對慈善事業和社區服務的貢獻。

馬西門於2000年3月加入康寧公司,並於同年被任命為目前職務。從那時起,康寧中國從只有80名員工發展到了目前3000多名員工的規模,而康寧在大中華地區的投資額也從當時的僅1千萬美元增長到了目前超過30億美元。在25年多的時間內,康寧積極參與了中國的發展,與當地人才和專家共同開發並套用突破性技術,從而極大地改善了中國以及全球人們的生活。

馬西門是牛津大學中國獎學金基金會上海分會主席、利物浦-上海合作局名譽理事,以及非盈利組織上海都市改造和保護基金會的合作創始人和副主席。他還曾擔任上海英國商會主席。

“榮譽市民”稱號是上海授予外籍人士的最高榮譽。從這一稱號被設立至今,共有29位外籍人士被授予了“上海市榮譽市民”稱號。2006年,無人被授予這一稱號,而2007年,僅有馬西門一人獲此殊榮。

成為火炬手

台北時間3月19日,北京奧運新聞中心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了公布了自2007年6月23日北京奧運會火炬手選拔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全球合作夥伴、國際奧委會、中國奧委會、北京奧組委,以及境外傳遞城市和國家(地區)奧委會等選拔主體,經過認真選拔選出的火炬手名單。馬西門成為奧運火炬手。

相關資料

奧運火炬在上海傳遞的時間為2008年5月20日、21日兩天,每天傳遞時間為10小時;上海火炬傳遞火炬手為416名,每人限跑200米,兩天共約83公里(平均每天41.5公里);每天將舉行點火儀式和收火慶典活動。具體路線為:第一天在南匯東海大橋舉行與浙江火炬交接及點火儀式後,途經奉賢、金山、松江、青浦、閔行、長寧、徐匯區,經南浦大橋到浦東新區世紀大道,有濱江大道乘船擺渡到浦西原十六浦碼頭,沿中山東一路至南京東路世紀廣場,舉行收火慶典活動。第二天在盧灣區中共一大紀念館會址附近舉行點火儀式,然後經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區,由寶楊路碼頭擺渡到崇明縣,從石洞口碼頭返回寶山區,最後進入嘉定區,在安亭汽車城舉行收火慶典與江蘇的交接儀式。

上海地區將總共有416名火炬手參加火炬傳遞活動。其中:北京奧運火炬組委會安排火炬手166名,由本市自行選拔火炬手250名。

訪問馬西門

一年多來,全球電信市場處於低迷狀態,運營商業績下滑,不得不大幅度削減資本開支,電信設備製造商也紛紛裁員減負。在歐洲和北美出現了需求疲軟和頻寬過剩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局內人怎樣看待目前的困境?記者日前採訪了世界光纖光纜生產行業巨頭美國康寧公司的大中華區總裁馬西門先生。

“2000年世界光纖市場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馬西門說,這一方面是由於經濟不景氣造成需求減少,另一方面是因為新運營商在前兩年建設了大量的新網路,造成供給大大超過需求,這一問題在北美和歐洲表現得尤為突出。運營商的購買力下降直接導致設備製造商減少產量,康寧公司已在今年10月底暫停光纖產品的生產,直至業務條件好轉之時。

馬西門認為,經濟復甦是電信行業回暖最重要的條件。而在目前的情況下,運營商可以通過挖掘商業用戶,開發新套用來創造收入,提高頻寬的利用率。他說,像美國的Qwest國際通信公司這樣的新興運營商,其網路的現代化程度高,他們使用了最好的光纖、最好的技術,網路的成本效益高,這是他們已經擁有的優勢,在這樣的網路基礎上開發數據處理,檔案傳送等新的適合商業用戶的套用,將是擺脫困境的良方。

現在,人們都在反思一個問題,即頻寬到底在以什麼樣的速度增長。馬西門說,康寧公司綜合了美國AT&T公司、RHK、麥肯錫諮詢公司等各方面專家的看法,得出的結論是頻寬是以每年70%~80%的速度在增長,康寧認為,北美等地的長途幹線網的確存在頻寬容量過剩的問題,但在城域網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大的頻寬增長空間,這是因為數據通信的巨大流量要求城域網必須具備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和更複雜的架構。馬西門先生介紹說,康寧最新的MetroCor光纖就是針對城域網的,該產品大幅降低了傳輸設備的成本,使得城域網系統採用DWDM技術和光網路成為可能。

作為康寧公司大中華區的總裁,馬西門先生說,中國通信市場的增長比歐美都要快,康寧公司對中國市場非常樂觀,目前,康寧在中國的雇員90%以上都是中國人,並且,康寧還將繼續提高中國區管理層人員的本地化程度。當記者問到康寧對中國光纖光纜廠家的看法時,馬西門說,這些廠家也是康寧的大客戶,許多廠家的管理質量高、生產成本低,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中國入世之後,國內的光纖廠將開始新的整合,優勝者也應該能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他還透露,明年康寧在中國最大的計畫,就是收購朗訊公司設在北京和上海的兩家光纖光纜廠。(曾婭 人民郵電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