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萬勇

馬萬勇

馬萬勇教授堅持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自2004年主持了學校的省級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2005年近7000平米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大樓啟用,補充購置了儀器設備,改善實驗教學條件。實驗內容的改革在注重紮實基礎訓練的同時,更加突出對學生創新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004年獲山東省教育廳實驗技術成果三等獎;2006年獲山東輕工業學院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年編寫的山東省“九五”攻關立項教材《物理化學》由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基礎化學綜合實驗的改革與探索”獲省級立項。馬萬勇教授主持的“物理化學(含結構化學)”精品課程,2005被評為首批校級精品課程,2007年成為省級精品課程。

基本信息

個人簡歷

1981年入山東大學化學系學習

1988年獲碩士學位,並在山東輕工業學院參加工作。

1999年獲博士學位, 晉升教授。

2000-2002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期間曾在香港城市大學進行合作研究。現為山東輕工業學院化工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並被聘為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學校化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

人物事跡

求真務實,用心教書。馬萬勇教授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始終工作在教學第一線,長期為本科學生開課,尤其是專業基礎課。講授本科生課程有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實驗、結構化學、膠體化學等。為研究生開設量子化學、化學軟體等課程。教學思想先進,符合時代要求;課程內容安排合理,符合認知規律;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1998年承擔院系管理工作後,仍堅持在教學第一線為本科學生上課,深受學生歡迎,得到學生愛戴和尊敬。

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方法靈活;注重課堂教學內容與實踐的結合、專業特點的結合,使課程更加具有先進性;科學、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效果好,精品課程教學網站內容豐富。注重多媒體教學方法的套用效果,電子教案、電子課件儘量作到圖文並茂,深入淺出。

嚴格要求,教書育人。馬萬勇教授憑著滿腔熱血和赤誠之心教書育人,樂於奉獻。平時對待工作嚴格認真、踏實務實,勤奮鑽研,吃苦耐勞;對待學生嚴格要求,堅持以學生為本,服務學生的思想。在要求學生學業上進的同時,一刻也不放鬆對學生做人方面的教育。並關心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對於一時有過失的學生,則給予嚴肅批評,幫助他們分析錯誤的嚴重性及產生的根源,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吸取教訓,不斷進步。近年來指導優秀本科生5名,分別考取了北京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本校碩士研究生。

注重青年教師培養。長期以來重視對青年教師的培養,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和帶動青年教師愛崗敬業。先後指導青年教師3名。平時與青年教師在一起工作,不自覺中養成了任勞任怨,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培養青年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指導他們如何查閱資料寫好教案。青年教師上講台的熱情高,但上課經驗不足,就和他們交流心得體會,上講台示範如何在講授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積極引導青年教師參與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工作。給青年教師創造機會,使其鍛鍊成才。

堅持教學和科研相結合。馬萬勇教授長期堅持科學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主持完成與承擔科研項目10餘項,獲省級科技獎勵2項;指導碩士研究生5名。教學中將有關科研成果引入課堂,使學生學習知識既有套用性,又有趣味性和創造性。進一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和拓寬視野。積極指導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參與科研工作,讓他們親身體驗所學知識在工業生產、科學研究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科研簡介

研究領域:

套用化學;分子反應動力學;計算量子化學

獎勵和榮譽:

2008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2008年獲山東省教學名師稱號;

2006年獲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2005年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二等獎,首位;

2003年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首位;

2000年獲山東省教委科技進步理論成果叄等獎,首位;

1999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叄等獎,第四位;

1999年獲山東輕工業學院成果一等獎,首位;

1995年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位

發表文章

1 Time-dependent wave packet study for H+DCN reaction with SVRT model, J. Chem. Phys. 2002, 117: 5642.

2 Time-dependent wave packet study of H+HCN reaction, J. Chem. Phys. 2002, 117:172.

3 A quantum scattering study of the collinear state-to-state reaction probabilities for the F+H2(0)®HF(v¢)+H system on a new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Chem. Phys. Lett., 1999,304:121.

4 An extended LCAC-SW quantum scattering study on the ion-pair formation reactions, Chem. Phys. Lett., 1999,304:117.

5 A LCAC-SW quantum scattering dynamic study on the ion-pair formation process, Chin. J. Chem.,1999,17:331.

6 D+HCN反應的SVRT含時波包理論研究,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3,24(7):1274-1276.

目前承擔項目

山東省中青年科學家獎勵基金:酶催化合成烷基多聚苷綠色表面活性劑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類鍺烯結構及化學反應活性的研究

企業委託課題:磁性微球材料的研製

社會兼職:濟南市化學化工學會常務理事

山東輕工業學院化工學院教授

山東輕工業學院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濟南。60多年來,學校植根齊魯文化之沃土,汲取泉城人文之靈韻,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譜寫了以改革、發展、創新為主鏇律的華美篇章。該任務是來盤點山東輕工業學院化工學院骨幹力量的。
張秀玲[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王西奎
呂海亮
郭俊利
馬烽[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段洪東
蓋利剛
李彥春[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崔月芝
周國偉[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張大同[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靳麗強
高健[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柴淑玲
汪永濤
李俊英[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付麗紅
周立國
馬萬勇
杜登學
劉耘[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張文郁[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馬毅[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譚學傑
劉磊力
趙超[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周建華[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王錦[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王建成[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王平義[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張慶思
樓建芳
姜海輝
周磊[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趙紅霞[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苑再武
姚良宏
楊效登
楊鵬飛[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許靜[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邢殿香
魏英勤
王玉路
王世傑[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曲玉輝
曲建波
秦大偉
劉彧[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教授]
李文鵬
李景國
郭麗[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戴肖南
陳靜[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班青
張術棟
邢存章
夏翠麗
魏玉玲
張永春[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吳月
湯桂梅
孟霞[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李國麗
張志良[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劉利彬
祝德義
張紀明[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張華勇[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張德祥[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於志軍
王月霞[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王鳳艷
匡衛[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郭寧[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王泉清
杜永麗
丁兆雲
丁雲橋
田燕[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孫玉萍[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劉偉[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李燕[山東輕工業學院教授]
黑曉明
李天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