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章乘

馬章乘

馬章乘,男,1964年生,陝西省韓城縣人。中國翰園碑林翰園書畫研究院常務院長,中國美術名家聯合會副秘書長兼書畫專業委員會會長,韓國碑林博物館藝術總監。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馬章乘 馬章乘

馬章乘,1964年生於陝西韓城。齋號,靜心堂。中國美術名家聯合會駐會副主席(辦公地點: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45號國資委辦公主樓417室)。文化部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河南省民眾書畫院兼職副院長。韓國碑林博物館藝術總監。台灣·中華文化藝術研究會顧問,北京廣電學院、北京文法學院兼職教授。中國美術理論委員會理事,中國書協、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書協、中國美協常務理事陳天然唯一入室弟子,曾問學於王學仲、林鍇、愛新覺羅·啟驤等老師。曾任陳天然藝術館(天然山莊)常務副館長,中國翰園碑林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北京環球華潤書畫院副院長等。出版專著《楷書嚮導》(河南美術出版社)、《林鍇中州行》(《中州詩詞》雜誌專刊)、《當代名家研究·李公濤書法》、《九十年九大家研究·劉武宏山水》、《書畫與收藏一問》、《廳室文化·廳室常用詞語·書法卷》、《靜心堂——欣賞·鑑定·收藏·怡情》、《一字人生·書法卷》、《漢字與人生·書法卷》等。曾為范曾、黃永玉、劉大為、何家英、歐陽中石、沈鵬、張海、陳天然、程大利、霍春陽、李燕、金鴻鈞以及日本篆刻大師師村妙石等當代書畫家撰寫評論文章90多萬字。

作品拍賣

2011年5月1日,陝西永樂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在西安市亮寶樓舉行,馬章乘的2平方尺多小品《書畫合璧》以11200元的價格成交。

2011年5月16日,河南方迪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在鄭州市建國飯店舉行,馬章乘的2.5平方尺小品《自作

詩·草書》以10500元的價格成交。

2012年6月24日,北京水墨丹青拍賣行在上海落錘,馬章乘的《書畫合璧》小品兩平方尺,以12320元的價格成交,單價均一平方尺6000多元。

2000年後國際國內交流展覽活動:

馬章乘 馬章乘

2000年3月19日,在北京和平門全聚德,馬章乘應邀與當時的大家愛新覺羅·啟功、秦嶺雲、齊良遲、劉炳森、沈鵬、李鐸、李燕、熊伯齊、李力生、徐東鵬、白丁等同台筆會。2009年5月6日,馬章乘應邀做客人民網,並接受了《人民畫苑》的節目錄製《馬章乘精品推薦》。

2010年4月18日,馬章乘應邀做客財富藝術網,並接受了《藝術人生》欄目的採訪。

2011年9月26日——10月5日,應韓國前總統金泳三閣下邀請,跟隨文化愚公、書法大家、翰園之父李公濤先生出訪韓國,四幅作品參加在韓國美術館舉行的中日韓以及台灣地區書畫交流展,受到韓國前總統金泳三親自接見。

2012年12月16日,在北京全聚德舉行“愛心行動”筆會,參加的畫家有:田伯平、徐峰、楊信、白丁、馬章乘等。

馬章乘 馬章乘

2013年元月5日——12日,到台灣中正紀念堂參加海峽兩岸名家書畫交流展。受到現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中常委立法委員林滄敏親切接見、並與近代草聖于右任弟子93歲老人任漢平大師、於百齡美術館館長於百齡老人會面、拜訪台灣慧律大法師。

2013年1月31日——2月6日,在河南平頂山是舉辦“我在鷹

馬章乘 馬章乘

城”榜書名家馬章乘部分精品慈善義捐義賣書法展。為慈善會捐助15幅作品,義賣善款用於本市弱者群體的困難救濟。並榮獲“愛心大使”稱號。

2013年2月18日——2月28日,在鞏義市博物館舉行“愛心行動” 榜書名家馬章乘部分精品慈善義捐義賣書法展。為慈善會捐助15幅作品,義賣善款用於本市弱者群體的困難救濟。

2013年5月03日,馬章乘應邀做客新華網、中國光明網、中國經濟網,並發表

榜書。

2013年5月15日——6月15日,馬章乘榜書在北京西站、北京北站大螢幕滾動播放。

高度定視野角度變觀念尺度把人生氣度定事業 高度定視野角度變觀念尺度把人生氣度定事業

2013年5月19日,應邀做客清華大學——清華園現場講學揮毫師範。

2013年5月29日,應邀參加在釣魚台舉辦的為四川災區教育基金啟動儀式在釣魚台八方廳舉行,到會的領導有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至立、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長、全國婦聯副主席、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理事長田淑蘭、該基金會法人秘書長兼常務理事長王萍等。

人物評論

馬章乘 馬章乘

張老連金師,視余如親生,教授余為人處世之德,時常迴蕩於耳。2002年春,有緣得以陪同黃賓虹大師之高足、中央文史館館員、當代詩書畫印四絕罕人林鍇先生於太行、嵩岳之際,親耳聆聽

耆老詩書畫印精闢之論段,受益頗深。張、林二老已駕鶴西遊,後學念之,常恐未學膚受而不安。啟功、王學仲大師的諄諄教誨亦吟熟於心。1996年春,有幸拜河南書畫泰斗陳天然先生門下,朝學暮研,筆耕不輟。尤其於陳老出資為貧困山區打深水井、築建天然山莊(陳天然藝術館)期間,陳老那傾囊相助、扶貧家鄉之善舉;為人低調、包容天地之胸襟;高韻深情、正大堅質之浩氣;創作謹嚴、一絲不苟之治學態度等例例在目,濡染已墨。前輩們良苦用心,能否釀出“美酒”,後學未敢懈怠,以企造化。

大筆如椽歌盛世 磅礴磊落唱大風

——馬章乘書法之獨特

馬章乘 馬章乘

去年冬天,通過中國翰園碑林創建人、著名書法家李公濤先生的引薦,與馬章乘相識之後,相交日深。他平時為人低調、做學問卻大氣不俗。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大字榜書,氣勢恢宏、大氣豪邁。朋友聚會小侃:“陳天然的學生憑的是手上的功夫”這話兒一點不假。“做別人不做的,做別人難做的,就會有所作為”,中國書協顧問王學仲先生說,“章乘能寫大字榜書,十分難得。當今社會能寫大字見真功夫、俯下身子踏踏實實做學問的人實在是太少了。”馬章乘先生的行楷,與歷史上任何書法家皆不相同,風格獨特。他以代表盛唐書風的顏真

許昌市青少年宮 許昌市青少年宮

卿楷書為基本骨架,對王羲之、顏真卿、王鐸、何紹基、康有為、吳昌碩、黃賓虹和林散之等大家的研究用工最勤,將行草、隸、篆等書體的筆法技巧以及中國畫大寫意筆墨意象的幻化之美融入楷體之中,使其雄強、豪邁的風格發展到了極致。個性風格宣明,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豐富的藝術感染力。這種個性,傳統認可的關鍵是:必須建立在對傳統的深入研究和實踐上,馬章乘先生曾先後在陳天然、王學仲

、林鍇等書畫大家的指導下,朝學暮研,對傳統

馬章乘 馬章乘

詩文書畫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和研究。他既按部就班地走了一個書法家應走的全過程,對各家的書法用筆用墨深入系統的研究和學習,又對中國書畫工具材料的性能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為了了解筆、墨、紙的性能,他專程到製造廠家向製作筆、墨、紙的專家、師傅們請教,用工之勤絕非一般書法家所能相比。對墨與水的比例、宣紙的滲水性能以及筆鋒、宣紙和氈墊三者之間的彈性的研究,對筆毫髮力的科學性與所產生的幻化無窮的神奇效果的理解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他用的羊毫筆鋒長達10厘米,墨中加一多半水,(馬章乘有言,書畫筆墨之要,築基於筆,建勛於墨,而能使筆墨幻化無窮者在於蘸水,即水與宣紙之間的滲水性能所致。字黑不在墨色,而在於筆墨的虛實、濃淡、乾濕等強烈對比,這就是中國書畫之所以成為國粹,屹立於世界藝術之林的關鍵因素)。行筆純為篆意,筆筆到位,不輕易出鋒,裹鋒與枕鋒相結合,力透紙背,如牛耕田,逆駛緩行。下筆時,蘸飽墨汁,一氣寫到筆鋒幾乎無墨,故此顯得筆劃圓潤厚重,蒼辣味濃,線條富有彈性,剛勁有

力,運筆從容,蘊含高節。其結體,沉穩豪邁,氣勢磅礴。形成在傳統的基礎上、與前人不同的筆法和墨法,突破傳統,筆隨時代。他力求創造出雅俗共賞的藝術語言(馬章乘觀點,作者創作出作品只是完成了一半,那一半全憑欣賞者來完成的,一幅好的作品是看作品本身所吸引到的欣賞者的數量以及延續幾百年欣賞者甚至成為歷史瑰寶。那些閉門造車,固步自封的作者的作品,如果除了作者本人用來自我欣賞之外,沒有第二個人看懂,他的作品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創作理念前衛,象梵谷一樣留得身名,再者就是垃圾。),抒寫出民族的豪情,演奏出“政惠民生,國強民富,”的時代強音,充分體現出中華崛起、盛世和諧的時代風格。

“上天賦予了你創造藝術的能力,不要辜負了上天的恩賜,盡你所能,發揮到極致,期待你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佳作······”這裡我借用他的老師林鍇(中央文史館館員)鼓勵他的話,為馬章乘先生加油。

觀後感

書畫家馬章乘作品觀後有感

馬章乘 馬章乘

------ 文 /露露純子 2010-8-24 22:26

一個偶然的機會,通過網路認識了馬章乘先生,寥寥數語,便感受到了那份真誠和自然,覺得他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是思想還是和少年一樣的純潔可愛,是個心地單純善良的人。和這樣的人交流不需要防範,不需要具,坦誠以待,內心恬淡而祥和,輕鬆而自然。

瀏覽了他的百度空間,欣賞著他的作品,有一種叫做感動的東西充盈在我的胸口,氣勢磅薄。我喜歡娟秀之美,讀罷馬老師的文章,更使我熱血沸騰、情緒激盪,久久不能平靜。我不懂藝術,但內心對藝術十分嚮往,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一夜暴富,追名逐利,還有幾人能融入自然,書寫丹青,與山水為伴,甘於寂寞。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早已變成

馬章乘 馬章乘

了奢望。馬大師他做到了,因此而倍受尊敬。凝望他的作品人物畫,滄桑的面龐,額頭的皺紋,眉宇間的淡淡憂愁一下就想起了我的父輩們,想起他們勤勞而磨難的一生,剩下的只有感動,眼淚溢滿眼眶,久久難忘。沒有內心對他們的深厚感情,怎能有如此傳神之作,又怎能感動欣賞者的心靈。至於那一幅幅山水畫和書法創作,哪一個又不是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感情。我就是一個沒有藝術細胞的世俗小女子,但我堅信,只有內心真正純潔的人,才能創作出令世人驚嘆的作品。

感動於馬老師的人品,喜歡他的作品,我很想告訴他:“上天賦予了你藝術的能力,不要辜負了上天的恩賜,盡你所能,發揮到極致,期待更多的佳作(中央文史館官員林鍇語)

初識馬章乘

——文/遼寧趙更樹

初識馬章乘先生,源於一次很偶然進入他的百度空間,被他的一幅幅榜書所吸引。上網歷史不足三年的我,閒暇時喜歡在網路空間瀏覽攝影圖片、書法繪畫和動漫畫作品。2010年3月的一個周末,我有幸進入馬章乘先生的百度空間,立即被他空間裡的豐富作品所陶醉。尤其是那些古訓、勵志、做人、處世、立業等至理名言的榜書,或凝重錘鍊、或氣勢磅礴、或飄逸灑脫、或端莊俊美,淋漓盡致的把水與墨、墨與字精妙的結合在一起,就像走進了一個啟智、歷練、禪悟的智慧殿堂。

馬章乘 馬章乘

為了能夠方便快捷的欣賞馬章乘老師空間及時更新的作品,於是有了想認識馬章乘老師的願望。我就冒昧地在他的百度空間給他留言,想加他為好友。2010年4月2日,很快就得到了他爽快的回覆,而且沒有過多的寒暄,那一句很有親和力的“老哥”,叫的我很是激動。馬章乘老師有很高的藝術靈性,也有超長的創作悟性。我對書法和繪畫一竅不通,除了喜歡他的書法作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喜歡讀他的藝術作品賞評。尤其是對那些書畫大家名家作品賞析,既透徹精準又通俗明了。如果沒有嫻熟、深厚的書畫功底和豐富的歷史古籍知識,以及對創作者社會環境和歷史背景的把握,很難把作品真正所表達的藝術內涵和技法剖析的細緻入微。假如稍有不慎,評析解讀中出現紕漏甚至瑕疵,就會在行內犯忌。馬章乘老師之所以肯這樣做,一是,他具備了嚴謹、理性、博學的藝術修養,才有那種藝高人膽大的獨到之處。二是,他對一些名家大家的作品進行解讀賞析,也是他潛心揣摩名家獨特專長,來拓展自己的藝術創作空間。眼界高者,其作品自然不凡。如果說馬章乘老師走了藝術的捷徑,那就是他在潛心研究欣賞大師的創作中,領悟到了藝術實踐的真諦。他是在學術研究中找到了自己前進的發展方向。

馬章乘 馬章乘

馬章乘老師值得稱頌的一大優點,那就是在行內和網路中有很好的口碑,這在書畫界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他的空間裡,你只要稍作留意,就可以隨處發現他的很多閃光點。他能夠利用一切機會和同行溝通交流、切磋書畫技藝,所以同行讚賞他嚴謹務實的創作態度、敬佩他勤奮鑽研的創作精神;他能夠充分利用網路這個開放的平台,探索書畫技法的發展與創新,友善熱情的回答網友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網友欣賞他為人處世的真誠坦率、感動他淡定坦然的親和友善。

欣賞馬章乘老師的作品,是一種精神享受。他的作品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他的付出與回報,與他的低調做人、認真做事的人生觀是相輔相成的。與馬章乘老師溝通交流,是一種心靈慰藉。馬章乘老師做客財富藝術網“藝術人生”欄目,在接受主持

人小燕採訪時,對“肝膽相照”的獨到理解和真情表白,言談中能夠感受到他誠信篤實的人格魅力。他用真實和真誠來詮釋他的與人為善和正直坦率的質樸品格;他是用詩詞書畫來記錄自己的人生旅途。他的創作理念是在不斷的探索創新、不斷的發展,真實的映襯了他的風采和真男人的情懷、事業和人生,我很想與他走的更近。天道酬勤,翰墨深情!馬章乘,一個從名人故里走出來的書畫奇才,憑著那份天賦與靈性,還有那份執著與毅力。我堅信,馬老師一定會夢想成真!他的人生也一定會炫目精彩!

怡情詩書畫 品韻琴茶間

——讀馬章乘先生詩文書畫有感

馬章乘 馬章乘

文/李桂秀(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靜下心來,卷卷碑貼,如打開一個個深邃的琴箱,無論才女,聖人或是帝王,都會為你彈奏不同的樂章,喜悅、惆悵或是激盪。如果你親自揮毫,盪著墨漿,在藝術的海洋里遨遊,探險般的奇遇,帶你闖入一個神話般的天堂,儘管一次次的墨痕,不能如願以償,儘管一幅幅的創作,廢紙三千,祿祿忙忙。一旦步月凌雲,將會造就一個個不同凡響······”這是馬章乘先生的詩作——沉醉書屋。詩詞娓娓道來,入心沁脾,緊緊抓住了我的心,文字樸實無華,卻帶給我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正嫻坐書房,輕輕打開自己喜歡的扉頁,在渺渺書海中領略來自遠古的厚重文化;來自時空的美妙音符;來自心靈深處的感動;來自心無旁騖的沉醉。感覺能真實觸摸到一代又一代文人伏案疾書、潛

心苦讀的身影,在美妙的幻境中清晰可見,讓人感動於那種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恆心毅力。 一首詩能帶動讀者心靈升華,思緒在浩渺時空千迴百轉。能感覺先生創作此詩的心境,平靜中的真真切切,浮想聯翩中的波瀾壯闊,“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撼動!

馬章乘 馬章乘

丹青難寫是精神,如詩如畫美文章!先生詩詞寫得好,藝術評論文章寫得也很有深度,融會貫通,精邃其中,敬佩先生的才藝悟性。"詩賦寫心言志,筆墨達意傳情"。簡短一句話把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表述得非常到位.詩畫評論是很難寫的,要寫好必須對作品有深刻的領悟,更須把自己的整顆心融入作者的心靈,找到作者當時心靈的感受,隨作者的心思在畫面那疏密有致的空間布白之間,產生激情澎湃的靈感。那就是詩、是畫、是詩畫融匯

馬章乘 馬章乘

的升華,再從自己心靈深處迸發的感慨!試看多少名家的作品從先生筆下栩栩如生走來,這番品評使本來朦朧的美,又增添了一份內涵,畫面層次更加豐富,詩文意境更加深遠。馬先生的書畫藝術更是功力深厚,意境幽深。細細品讀先生的書畫作品,看先生淡定的身影在書案前耕耘,心沉氣定,一氣呵成。嫻熟超妙的書寫技巧,正如先生詩作“一旦步月凌雲,將會造就一個個不同凡響”。筆下有靈,且忘我而不拘法度,創造了僅屬於他本人的特殊藝術語言,產生出超乎尋常的感染力,這種感染力強烈地震撼著我,同時也感動了許多讀者的心。這也許正是他“廢紙三千,祿祿忙忙”過後,“步月凌雲”那種超然的境界吧!靜品先生行草作品《滾滾長江東逝水》,似聆聽無聲的訴說。領略他那筆墨中的瀟灑大氣,感受先生心中激情涌動,領悟詩境中的實時悲壯,靜觀風起雲湧,細聽長江之水淘盡英雄夢,是非成敗付笑談,一杯濁酒論英雄的莫測變幻,在筆下一一盡釋情懷。此時此詩的作者雖非彼時彼詩的作者,可此時先生的心境已完全融入詩中,仿佛自己正是那揮筆填詞的主人,筆隨心動。筆下書寫著古人的詩詞,墨里遊走著自己的情感!書法與詩詞產生了共鳴,凝聚著馬先生心中所有的感慨。再品先生這幅《空山新雨》的行書作品,仿佛一股幽嵐從山澗撲面而來,攜著細細的雨絲,帶著新雨後的喜悅,在皎潔的月光下,拂過紅石上流淌的清泉,如輕樂般美妙怡人;清逸脫俗的字型,如少女裊裊婷婷的身影,醉了作者的心,也醉了我此刻的心境。閉眼享受這番清靈的意境後,再品他那幅“東方破曉”的榜書,猶如一匹騰空而起的駿馬,心中涌動滾燙的激情,似乎要從心靈深處噴涌而出,那字裡行間蘊藉著萬馬騰空的宏大氣勢油然而生。細細品讀先生“鍥而不捨”這幅作品,筆墨蒼勁而沉著,品讀那份“事到萬難更放膽,朗朗乾坤納心間”的

城府;那份沉定自若,心無旁騖的精神留存於筆端。品先生每一幅作品,感覺都有創作時不一樣的情感,那是深深理解詩詞內涵後,用心靈在詩海里盡情傾訴,淡然的神情即對舍與得的感悟的深度,如天邊雲捲雲舒。又如“厚德載物”筆法

馬章乘 馬章乘

蒼辣而厚重、“海納百川”氣勢宏大而具有包容天地的氣象,再如《平安是福》給讀者一種寧靜祥和,且具有幸福安康之感。作品緣自心靈深處,不爭塵世名利,收穫自在心間,是恪守藝術博大精深的高格調。《高山流水》箏韻的流美,清茶淡淡的幽香,陪伴著他那一支特製的加長羊毫,在潔白如玉的宣紙上,不停地詮釋著人生的真諦,譜寫著人間與大自然的美妙鏇律。馬先生的國畫以表現山水為主,其山水多在仿古宣紙上勾勒皴差,很少著色或乾脆不著色,畫面上多有題詩,筆墨乾淨利落,風骨卓然,樸實有親和力,典雅而不失大氣,頗具宋元畫意,純屬文人畫風格。馬先生的山水畫有一種高尚、純潔之美,儒雅博學之美,是愛的延伸,是書寫人生心靈的畫卷。“他對國畫藝術理解的很深,意蘊深邃,境界不俗.他寄情山水,超然忘我,何等胸襟,非一般人能為之”,“欣賞著他的作品,有一種叫做感動的東西充盈在我的胸口,我不懂藝術,但內心有對藝術的嚮往,感覺那是一片聖土,純潔不容玷污。世俗太強大,強大到幾乎沒有人可以抵禦他的污染,所有的人都渴望一夜暴富,追名逐利,還有幾人能融入自然,書寫丹青,與山水為伴,甘於寂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早已變成了奢望。馬先生他做到了,因此而備受尊敬。那一幅幅山水畫和書法創作,皆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感情。只有內心真正純潔的人,才能創作出令世人驚嘆的作品。感動於馬老師的人品,更喜歡他的作品。”這是網友們對他以及他的藝術作品發自內心的感嘆。

馬老師和藹可親,與之短短一席話好似千年前你還欠我一次暢談的感覺!因為相遇了一份難忘的美麗,更想把這份美麗寫在紙上留住永恆,也想讓更多的朋友能分享這份美麗。可是馬先生作品所蘊含的真諦,很難用我的拙筆詮釋得了的,就讓朋友們在網際網路的大平台上,更多的了解和分享馬章乘先生詩文書畫精品力作,給咱們帶來這份美麗和快樂吧!

慈善鑄就心靈 藝術成就人生

——記著名書畫家馬章乘

馬章乘 馬章乘

本刊記者:蔚宏奎

簡介:

中國美術名家聯合會駐會副主席。中國書協、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文化部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中國鄉土文化藝術協會副秘書長兼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評審委員會評審員。《中國商貿》中文核心期刊書畫藝術顧問。韓國碑林博物館藝術總監。從事書畫創作和書畫藝術評論、書畫作品的市場測評定位以及行銷策劃等。書畫大家陳天然唯一入室弟子。曾擔任中國翰園碑林書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天然藝術館(天然山莊)常務副館長。曾問學於王學仲、林鍇、張連金等老師。出版專著《楷書嚮導》(河南美術出版社)、《林鍇中州行》(《中州詩詞》雜誌專刊)、《當代名家研究·李公濤書法(一)》、《九十年九大家研究·劉武宏山水》、《書畫與收藏》、《《靜心堂·欣賞 鑑定 收藏 怡情》 《人品與畫品》、《廳室文化·常用詞語書法卷》《一字人生·榜書卷》等。曾為范曾、黃永玉、何家英、劉大為、孫菊生、程大利、霍春陽、歐陽中石、沈鵬、李公濤、陳天然、張海、李燕、劉武宏、金鴻鈞等撰寫評論文章100多萬字。

馬章乘 馬章乘

慈善事業成為他人生坐標

認識馬老師也是個偶然,第一次見到他,短短的頭髮,圓圓的臉龐和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顯得非常勁松,一身休閒皺舊的外套顯得樸素而低調。揮筆而就的作字速度猶如他的性格,蓋心無染者,俗境亦仙都;心有絲牽,樂境成悲地。余常以水之德,正己之行,讀書、習字或作畫,皆如參禪悟道,以求修心。神遊萬古,感悟自然。苦於心智乏力,“乾糧”不足之故,難以達遠,故奉泥爪之痕,奢望求賢問達,以求寸進。余幼蒙於張連金先生,張老視余如親生,教授余為人處世之德,時常迴蕩於耳。

2013年1月31日上午,馬章乘部分精品慈善義捐書法展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工人文化宮舉辦。馬章乘老師將展品中的15幅作品捐贈給市志願者協會,並為市志願者協會當場題字:愛在鷹城。

2013年2月“獻愛心、關愛殘疾人”——馬章乘榜書義捐、義賣作品展在中國百強縣鞏義舉行,這是

繼“愛心行動”——北京、平頂山等地舉行部分精品慈善義捐義賣書法作品展之後,回到他的老師——陳天然先生的家鄉鞏義,通過他自己的書法部分精品義捐、義賣,回報鞏義父老鄉親血濃於水的深厚情誼,傳承天然

老師“大愛”情操。此次義賣活動的全部收入無償奉送給鞏義殘疾人聯合會。在追隨陳老師十幾年的歲月里,馬章乘老師目睹了陳老師義捐義賣作品為家鄉打深水井的全過程,為一句“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老俗話,永記陳天然老師的大恩大德,柏溝嶺、傅家溝村的鄉親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天然幸福井”。馬章乘老師為光大陳天然老師的大愛精神,也在全國開展不少“愛心行動”,“獻愛心、關愛殘疾人”等書畫展活動。

2010年3月在北海公園“母親節”書法義賣活動現場照片,就能夠從中洞察他書畫的藝術修養。作為知名的書法家,那種一絲不苟的創作態度、仁慈博愛的無私奉獻精神,充分體現了一個藝術家的高尚情操和藝術美德,即使是外行人,也能夠感受到他在作品裡凝聚的那種字表心聲、畫融意境的創作理念和藝術境界裡都擁有他一顆慈善的心,讓人除了感動,就是敬佩!

在馬章乘老師網站的主頁上沒有看到一點商業化的信息,只見“愛心行動”四個大字成為網站的大標題,“愛心行動”時刻激勵著他用他有生之年,用他一身才藝,一筆好字和一顆赤誠的心在分秒必爭地為慈善事業多做奉獻。

以文入畫 意蘊深厚

馬老師詩詞寫得好,藝術評論文章寫得也很有深度,融匯貫通,精邃其中,敬佩其才藝悟性。"詩賦寫心言志,筆墨達意傳情"。簡短一句話把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表述得非常到位。詩畫評論是很難點評的,好多創作者都請他作點評,對創作者的點評都具有詩情畫意,他對記者解釋道:“要點評好一部著作或一幅作品就必須對作品有深刻的領悟,更須把自己的整顆心融入作者的心靈,找到作者當時心靈的感受,隨作者的心思在作品畫面的空間布局之間,產生激情澎湃的靈感。那就是詩、畫、融匯的升華,再從心靈深處迸發出自己的感慨!”。有許多名家的作品著作的點評書序書名都會有馬老師栩栩如生的筆跡。

馬老師不但能寫會畫而且還出版了好多著作,出版專著《楷書嚮導》(河南美術出版社)、《林鍇中州行》(《中州詩詞》雜誌專刊)、《當代名家研究·李公濤書法(一)》、《九十年九大家研究·劉武宏山水》、《書畫與收藏》、《人品與畫品》、《書畫與收藏》、《《靜心堂·欣賞鑑定 收藏 怡情》、《廳室文化·常用詞語書法卷》《一字人生·榜書卷》等,得到了讀者的一致好評。

許正是他“廢紙三千,祿祿忙忙”過後,“步月凌雲”那種超然的境界吧!

馬老師的字非常獨特,在全國上下也很少見也難怪中國書協顧問王學仲先生說:“章乘能寫榜書大字,實在難得。當今能寫大字見功力的人實在太少了......”

國畫風格 典雅不俗

馬章乘 馬章乘

馬老師的山水畫有一種高尚、純潔之美,儒雅博學之美,是愛的延伸,是書寫人生心靈的畫卷;他對國畫藝術理解的很深,意蘊深邃,境界不俗.他寄情山水,超然忘我,何等胸襟,非一般人能為之。

書畫藝術 享譽海外

2011年9月26日應韓國前總統金泳三閣下邀請,隨同文化愚公、書法大家、翰園之父李公濤先生出訪韓國,並在韓國美術館舉行了《金泳三大韓民國前大統領招請李公濤先生特別書畫展》,在此書畫展上馬老師四幅墨寶被總統收藏。2012年6月18日,馬老師應邀參加中日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合作洽談會並為日本內閤府國際文化振興協會題寫“金橋”二字;2013年1月5日應邀參加了“2013海峽兩岸著名書畫攝影藝術家展覽交流研討會;並得到馬英九、吳敦義親自賀電,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親自出席接待了馬章乘老師。

下載自《中國新聞觀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