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瀝村

馬瀝村

馬瀝村位於廣州市白雲區鍾落潭鎮東北面,位於廣從線(國道G105)路邊,距離廣州市市區30公里,離鍾落潭鎮鎮區5公里。由高亭、洗馬潭、黃雅千莊、李姓莊、五指埔莊、五指埔、坑邊莊等8個村民小組組成,共有8個經濟社。

廣州馬瀝

概況

小組之一——五指埔 小組之一——五指埔

馬瀝村位於 廣州市白雲區鍾落潭鎮東北面,由 高亭洗馬潭黃雅千莊李姓莊五指埔莊五指埔坑邊莊8個村民小組組成,共有8個 經濟社 。村子境內有流溪河穿過,全村面積約 3.8平方公里,總人口1500多人,有濃郁的客家文化氛圍。

馬瀝村會位於廣州市廣從線(G105)路邊,面積約 3.8平方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500多人,是廣州市白雲區鍾落潭鎮的一個村委會。

馬瀝村委會距離市區30公里,離鍾落潭鎮5公里,只有一條過境公路,地緣優勢較弱。地處丘陵山崗地帶,馬瀝村委會利用本地的特點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引入了仲愷,機電,工貿等大學園區開發,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我村農民基本上以種養及農牧生產為主,村民生活水平一般。

白雲區鍾落潭鎮馬瀝村2014年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周北泉第一書記黨總支全面工作
2駱茂德書記紀檢、綜治
3馬永全委員組織
4黃伯純委員宣傳

白雲區鍾落潭鎮馬瀝村2014年村委會(聯社常務理事會)組成及分工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駱茂德主任村委會全面工作
2李水平副主任農、林、水、治保、安全生產
3湯煥連委員婦聯、計生、衛生、文體、殘疾

地理位置

馬瀝村位於廣從線( 國道G105)路邊,距離廣州市市區30公里,離鍾落潭鎮鎮區5公里 。

交通

①979線路信 息:

市區線路 馬洞村總站 06:30--22:00 捷運高增站總站06:30--22:00分段收費,全程3元 第二巴士

途經站點:馬洞村總站 - 馬洞村委 - 秀水街口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北門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廣東機電技術學院 - 馬瀝村 - 鍾落潭高校園 - 長腰嶺(白雲裘皮交易中心) - 長腰嶺 - 鍾落潭路口 -鍾落潭(大鐘)- 捷運鍾落潭站 -五龍崗路口 - 安平村 - 竹料大道 - 紅旗路口 - 竹料稅所 - 竹料墟 - 竹料公交場 - 竹料一中 - 竹三村 - 橫布莊路口 - 萬里 - 漢塘村 - 羅漢塘 - 人和安置區北區 - 新方華路北 - 民強村北 - 明星村口 - 新方華路南 - 捷運高增站總站

廣州節假日公交專線8

節假日公交專線 捷運嘉禾望崗站總站(市八醫院) 周五13:30--19:30 周六日09:30--19:30|捷運新和站總站 周五12:00--18:00 周六日08:00--18:00 票價3元 第二巴士

捷運嘉禾望崗站總站(市八醫院)- 龍歸路口 - 捷運太和站 - 竹料路口 - 捷運鍾落潭站 - 鍾落潭(大鐘) - 鍾落潭高校園 - 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湴湖 - 捷運新和站總站

此外, 廣州捷運將在黎家塘村附近設定 馬瀝站,離本村不遠。

廣州第二大學城

廣州第二大學城 廣州第二大學城

根據《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建設綱要(2004--2020)》、《鍾落潭高校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本村與 本科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182公頃)、 專科學院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71公頃),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85公頃)三所高校簽訂用地意向書和征地契約(上述高校占地面積為總面積,包括其他村的征地,詳情參考圖片廣州第二大學城) 。

東莞馬瀝

馬瀝村在東莞市中堂鎮墟西南4.5千米處,南面隔河是望牛墩鎮杜屋村,北臨倒運海水道與麻涌鎮川槎村相望,東面與下蘆村接壤,西南面與四鄉村為鄰,水陸交通便利,全村 總面積1.8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906人,外來人口1000多人。

村名及立村沿革

馬瀝村 馬瀝村

馬瀝村 清朝康熙年間(約1662年)立村,村民有 14姓,其中 二姓較大。相傳馬瀝初名“漕溪”(有“ 漕溪學社匾”為證),因村形似一匹臥水駿馬,故換名馬瀝,取駿馬瀝水之意。

經濟狀況

歷史上馬瀝村以農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是 水稻、香蕉和甘蔗。1993年村興建了5座紅磚輪窯,至2002年,尚保留3座。1994年村興建了水泥廠1間,於2000年停產。1992年村建立占地面積10多萬平方米的“ 馬瀝工業區”,至2006年,已有6家企業進駐營業(生產)。至2006年底,全村 企業個體戶總數為 37個,工業總產值為 24538萬元,村本級 資產總額為 2370萬元,農村人口 年均純收入7827元

教育、文體

1950年 馬瀝國小成立,於1993年,村投資125萬元興建了新的教學大樓。2006年,我村回響鎮委的號召,與東向、斗朗、下蘆、四鄉村聯合建立 中堂第二國小

針對 馬瀝村龍舟活動開展得比較普及,有豐富的民眾性基礎,從2001年,村組建了一支龍舟隊,經常到各地參加比賽,2001年奪得第四屆市運會龍舟賽第四名,中堂鎮龍舟賽第二名;2002年奪得東莞市第一屆石龍杯龍舟賽第六名,中堂鎮龍舟賽第二名;2003年奪得東莞市第二屆石龍杯龍舟賽第二名;2004年奪得東莞市第三屆石龍杯龍舟賽第二名;中堂鎮龍舟賽第一名;2005年奪得東莞市第四屆石龍杯暨國際龍舟邀請賽傳統龍和標準龍雙冠軍;2006年奪得全國龍舟之鄉爭霸賽250米直道競速第一名,中堂龍舟賽第一名;2006年8月代表國家出征加拿大,奪得世界龍舟俱樂部錦標賽2000米第三名;2007年9月奪得第二屆全國龍舟之鄉爭霸賽250米和1000米直道競速亞軍,500米直道競速季軍。2004年籌組了馬瀝龍船廠,經過改良,形成了一個“馬瀝現代龍”的響亮品牌,產品主要供應三角地區,是目前東莞產龍舟最多的廠。從2002年至2006年我村籃球隊在中堂男子籃球錦標賽上共奪得兩個冠軍兩個亞軍。

地理位置

在東莞市中堂鎮墟西南4.5千米處,南面隔河是望牛墩鎮杜屋村,北臨倒運海水道與麻涌鎮川槎村相望,東面與下蘆村接壤,西南面與四鄉村為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