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髯

自幼喜愛金石書畫,博採眾長,多有造詣。 其篆刻、書法、國畫等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市展出和在報刊發表。 國畫花鳥1958年參加省書畫展獲獎,在省書刊發表,有凌霄花和木棉花等作品。

馬海髯(1914-1975)原名東涵,字曉清,號昱廬主人,金石書畫家,漳州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任中共漳州工委書記。因被捕中斷了組織關係,後為漳州一中教師,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為人勤謹,不善言辭。自幼喜愛金石書畫,博採眾長,多有造詣。三十年代,弘一法師卓錫漳州祈保亭時,對其金石書畫的成就,頗加器重,時予教誨,藝事深以精進。篆刻宗浙派,後致力於秦漢印,分朱布白,虛實相生,平中求變,古茂渾樸。書法四體皆善,尤精石鼓文,筆力道勁,氣勢雄健。國畫擅長花鳥,筆意清新,森秀持重。其篆刻、書法、國畫等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市展出和在報刊發表。篆刻入選“全國印章集”並自編“海髯印譜”,由李若初作序,羅彤題簽。
其名字已收入1987年出版的“中國印學年表”內。近代名家弘一法師評其“治印古雅,足以缶廬諸老媲美。”沙公胡小石讚許其“上探古鍾之妙、採納眾長,自成機抒,功力之深隱,涉獵之廣博,近賢中殆罕其疇。”郭沫若、傅抱石、豐子愷等對他均有較高的評價。國畫花鳥1958年參加省書畫展獲獎,在省書刊發表,有凌霄花和木棉花等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