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援(公元前14~公元49)

馬援(公元前14~公元49)

"隗囂公開反叛東漢王朝後,馬援為光武帝謀劃,並往來遊說,離間隗囂部屬。 建武八年,光武帝親征,馬援聚米為沙盤,分析形勢

馬援(公元前14~公元49)

正文

馬援(公元前14~公元49)東漢初名將。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出身官宦世家。新莽時,任郡督郵。因私縱重囚,亡命北地。遇赦,留居當地經營牧畜,役屬賓客數百家。後為新成大尹(新莽改漢中為新成,太守為大尹)。新莽敗亡後,馬援投奔割據涼州的軍閥隗囂,頗受敬重。任綏德將軍。建武四年(公元28),曾為囂奉書洛陽,受到漢光武帝劉秀禮遇。後隗囂遣長子恂入質東漢王朝,馬援隨同至洛陽,居久無職,請準將賓客屯田上林苑中。隗囂公開反叛東漢王朝後,馬援為光武帝謀劃,並往來遊說,離間隗囂部屬。建武八年,光武帝親征,馬援聚米為沙盤,分析形勢,指畫進軍途徑,使光武帝得以順利擊潰隗囂。因王莽末年入據金城屬縣的西羌釀成邊患,建武十一年,馬援任隴西太守,率軍先擊破先零羌於臨洮(今甘肅岷縣)。隨後,又擊降武都參狼羌,於是隴右諸平定。建武十六年征為虎賁中郎將。次年,交阯郡征側、征貳聚兵反抗東漢王朝,九真、日南、合浦起而回響。馬援又被拜為伏波將軍,領兵南下,平定二征,並進擊征側餘部都羊等,悉平嶺南,因功封新息侯。馬援行軍所過,經常為郡縣修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百姓,並與人申明舊制以約束之。此後,匈奴烏桓侵擾三輔,馬援認為"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又主動請兵出擊。建武二十四年,六十二歲的馬援又領兵遠征武陵、五溪蠻夷。次年,漢軍受阻於壺頭,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死於軍中。漢光武帝因帝婿黃門郎梁松之譖,追收馬援新息侯印綬。永平初,漢明帝納馬援女,立為皇后。但因明帝禁外戚之家封侯預政,故馬援未得入雲台二十八將。至建初三年(公元78),漢章帝使五官中郎將持節追策,謚援為忠成侯。

配圖

馬援(公元前14~公元49)馬援(公元前14~公元49)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