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雅拉姆語文學

馬拉雅拉姆語是印度喀拉拉邦人民的語言,它的文學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早期文學主要是民歌,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反映宗教思想及宗教活動的民歌,另一類是反映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的歌謠。

馬拉雅拉姆語文學

正文

馬拉雅拉姆語印度喀拉拉邦人民的語言,它的文學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早期文學主要是民歌,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反映宗教思想及宗教活動的民歌,如《心靈之歌》等,多半是對迦梨女神的讚頌;另一類是反映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的歌謠,如《蛇歌》、《農歌》和《船歌》。還有許多吟唱英雄業績的歌謠,如《敦布拉納歌謠》等,反映古人的尚武精神。這些民歌的語言樸素自然,有一定的韻律和節奏,大多是 4世紀至14世紀的作品。13世紀出現了第一部成文的詩作《羅摩功行記》,是根據《羅摩衍那》的《戰爭篇》改寫。在這前後,有人用梵語和馬拉雅拉姆語的混合語進行創作,這種文學稱之為“馬尼普拉瓦拉姆”文學,它持續了5個世紀,主要採用梵語詩體──“占布”詩文體和“寄語”抒情體,著名的作品如《羅摩衍那占布》、《烏努尼利寄語》等。此後逐漸出現了文人創作的作品。帕利卡爾叔侄3人,分別利用“尼勒那姆”這種民歌形式,翻譯或改寫了《薄伽梵往世書》、《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等梵語古典名著。他們畢生堅持用通俗的口語進行寫作,因而被推崇為馬拉雅拉姆民族語言的奠基者。15世紀的一部長篇敘事詩《黑天之歌》(據傳作者是傑魯謝利)語言樸素,感情真摯,韻律優美,是馬拉雅拉姆語早期文學中的重要作品。16世紀傑出的詩人是虔誠詩人拉馬奴吉那。18世紀的傑出詩人是諷刺詩人孔詹·楠比亞爾。拉馬奴吉那用“鸚鵡民歌”體創作,他強調文學的思想性和教育作用,主要作品有改寫的《心靈的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孔詹·楠比亞爾是名為“杜拉爾”的彈唱詩的創始人,他採用神話傳說為題材,對當時黑暗的社會進行了抨擊。此外,一種名叫“阿特卡塔”的詩劇流行了幾百年。詩劇的內容多半寫羅摩黑天的故事,作者大多是宮廷詩人和婆羅門學者。19世紀,馬拉雅拉姆語文學經歷了啟蒙的古典文學、浪漫主義文學、現實主義文學等 3個階段。著名作家蓋拉爾·沃爾馬(1845~1915)強調復興民族古典文化,他的主要作品有長詩《孔雀寄語》、長篇歷史小說《阿克巴大帝》和翻譯劇本《沙恭達羅》。在他的倡導下,古典主義在詩歌、戲劇歷史小說等創作領域內蔚然成風,烏盧爾(1877~1949)早期所創作的長詩《黎明的喀拉拉》,瓦·納·梅農(1878~1958)早年所創作的長詩《吉特爾瑜伽》,勒默納·比萊 (1858~1917) 的歷史小說《羅摩王的無畏》等先後問世。那時,與古典主義相抗衡的有戈杜盧爾和維馬尼父子等人,他們掀起了“純潔的馬拉雅拉姆語”文學運動。特別是瓊杜·梅農(1847~1900)寫了《因陀萊卡》和《什勒達》(未完成)兩部反映社會生活的小說,促使小說創作擺脫古典主義的影響。以後庫馬倫·阿夏恩(1873~1924)、瓦·納·梅農和烏盧爾 3位詩人寫作新詩,開始了浪漫主義運動。庫馬倫不用梵語而用馬拉雅拉姆語寫詩,抒發個人的哀樂情思,展示種姓歧視、民族壓迫和社會不平的現實圖景,他的詩《枯萎的花》於1909年震動了文壇。瓦拉托爾原是古典主義詩人,1915年發表的《畫面》一詩,是他轉向浪漫主義的標誌;而1924年發表《文學花束》,則表明他已走上了以寫社會政治生活為主的現實主義道路。他後來在詩歌創作中不斷抨擊社會的不平現象。烏盧爾曾經模仿沃爾馬,寫古典主義的長詩,但也寫了許多反映社會生活的新詩,如《賓格拉》等。當時年輕詩人中的傑出代表是巽格爾·古盧帕,他的詩反映了民族的痛苦和社會的黑暗,抒發了青年的理想和希望。他是第一位獲得“講壇獎”的馬拉雅拉姆語作家,代表作有《奧特古什爾》、《印度的心》、《世界哲學》等。在浪漫主義詩歌運動中有一種感傷主義的抒情詩十分流行,代表作品有昌根布沙·克里希那·比萊(1911~1948)的《勒默朗》,納勒巴杜·納拉揚·梅農(1887~1955)的《淚珠》。這時期還有一位重要作家馬德哈瓦(1895~1963),他用歐洲的詩體和韻律寫詩;他還是長篇歷史小說創作的開拓者之一。1936年成立馬拉雅拉姆語“進步作家協會”,參加的進步詩人和現實主義小說家有:格里辛·瓦里耶爾、阿基德姆、瓦耶拉爾、拉姆沃爾馬、帕斯格倫和韋洛畢利等。在現實主義小說家的作品中,塔卡什·希瓦巽格爾·比萊的《兩斗谷》和《小蝦》,蓋什沃代沃的《來自骯髒的水渠》,穆罕默德·伯希爾的《幼年時代的少女》,波德卡特的《狠毒的女人》,古迪克勒希南的《美女》和瓦蘇代沃納·納耶爾的《保守的家庭》等,反映了喀拉拉邦社會的各個歷史側面,描繪了勞動階層的生活和鬥爭前景。短篇小說的創作十分繁榮,它們揭露現實的黑暗,描繪勞動者的苦難和鬥爭。代表作家及其作品有蓋什沃代沃的短篇小說集《受苦的媽媽》,塔卡什的《時代的變遷》,阿瑪的《藝術的廟宇》等。馬拉雅拉姆語戲劇創作開始階段是翻譯或模仿梵語古典名劇,後來則受西方各個流派的影響。重要的劇作家有勒默納·比萊、克里希那·比萊、蓋尼格爾·伯契納帕·比萊和伊達曼利·戈溫德姆等。1936年以後,一些劇作家注重反映社會生活,如達莫德勒姆的《帕特巴基》揭露了地主的剝削和壓迫,納耶爾的《膽量》反映了農民的鬥爭,杜比爾·帕西的《你使我變成共產主義者》批判了現存制度。文藝批評方面有一派注重研究傳統的經典論著,另一派則重視西方的文藝理論;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古迪克勒希南·瑪拉爾,後者的重要批評家是約瑟夫·蒙達什里
參考書目
 納耶爾:《馬拉雅拉姆文學史》,1961。
 丹維:《馬拉雅拉姆文學的考察》,德里,1969。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