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開波燈塔

南美委內瑞拉的某處經常出現持續性閃電,乃至晝夜不息。該處位於委內瑞拉馬拉開波灣的卡塔圖姆博河道口,那裡雲層對雲層間的劇烈閃電,在5千米高空處形成一個超大電壓弧,每年可持續140-160個夜晚,每晚持續10個小時左右。此風暴發生於卡塔圖姆博河流入馬拉開波灣的沼澤區域,沼澤中有機物質分解後產生的甲烷氣體。由於甲烷氣體比空氣輕,它們可以上升至雲層處,為風暴提供“燃料”,故而經久不息。又有人通過測定雲層間放電強度和產生電的頻率,它被認為是地球上產生最多臭氧的地區,每年估計放電1176000次,在400公里之外仍可清晰看到。當地的人稱其為“馬拉開波燈塔”,因為那天上的閃電終日難熄,過往船隻正好將其作為天然燈塔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