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房山

馬房山

馬房山位於武漢市武昌繁華的城市中軸線上,武漢理工大學就坐落在馬房山上,這裡是武漢二環線的重要節點。 三國時期漢壽亭候關羽曾治兵江夏,放馬此山,用作馬廄,故名馬房山。 馬房山一帶同時又是武漢市的古墓密集區之一,已出土的古墓主要有六朝和隋唐時期的。

概況

馬房山位於武漢市武昌繁華的城市中軸線上,武漢理工大學就坐落

在馬房山上,這裡是武漢二環線的重要節點。
按照規劃,馬房山下修建了立交橋,向北直通珞喻路,向南直連雄楚大街,是市內的快速路。

歷史

關羽像關羽像
馬房山得名於春秋時期, 相傳古代馬房山方圓數里之地水草豐茂、樹木蔥籠。三國時期漢壽亭候關羽曾治兵江夏,放馬此山,用作馬廄,故名馬房山。1967年曾改名興無山,1972年恢復原名。 關羽(?-220)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於鄉里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羽的事跡多有描寫,在《演義》中關羽被描寫為“五虎大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關羽在武漢留下了諸多的足跡:卓刀泉、上馬莊、下馬莊、馬房山……
馬房山一帶同時又是武漢市的古墓密集區之一,已出土的古墓主要有六朝和隋唐時期的。經過發掘,武漢出土了大量唐朝墓葬,在武昌馬房山和岳家咀出土了灰陶四神磚以及灰陶十二生肖俑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