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福

馬成福 男,1956年2月生,青海平安人,回族。

基本信息

優秀教師

馬成福 男,1956年2月生,青海平安人,回族。一級教師。中共黨 員。畢業於青海民族學院。現任青海省平安縣職業學校高中語文教師。《河湟》文學社社員 。從事國小、國中、高中教育教學22年。先後任國中教導主任、校長等職。安心貧困、邊遠 和回族地區的教育事業20個春秋。在純腦山區民眾未解決溫飽問題的條件下,主張文化富人 ,科技扶貧思想,率領一班人馬向高中等院校輸送了一個個合格人才,摔掉了學校中考多年 “光頭”的帽子,造就了一批適於在本鄉本土之上率領民眾脫貧致富的各種專業技術人員。 先後在省、地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小說、散文、詩歌10餘篇。撰寫的通訊《文明的延伸》 獲縣級“民族團結有獎徵文”三等獎;論文《走出腦山人自己的路》和《溫飽的困惑》,因 見解獨道,被省廣播電台採用,並被聘為通訊員:紀實散文《山里人的希望》在《青海經濟 報》發表後,深受上級部門的重視。1981年獲縣級“優秀教師”,1994年獲縣級“優秀管理 人員”。1999年6月獲縣教育局“優秀黨員”,同年9月獲縣級“優秀教師”。

作家

馬成福,報告文學專業作家,1968年8月出生於甘肅省景泰縣。現系中國國際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中新社(亞洲)《中外精英》雜誌特約記者、中國新聞工作者聯合會會員,為中華大地之光組委會編委、中國世紀大採風組委會編委、中國時代先鋒組委會編委、中國校園作家雜誌社名譽社長、中華炎黃文化出版社特約編審,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旅遊協會會員。
20多年來,馬成福一直堅持專職寫作,創作了《溫總理再赴汶川》《溫總理六赴汶川》《溫總理情系汶川》《溫總理的牽掛》《為了溫總理的重託》《春風化雨潤旱塬》《世界危機迫在眉睫》《拯救我們的世界》《中國教育批判》《景泰這片熱土》《她在叢中笑》等報告文學作品,共在《中外精英》《中國教育報》《報告文學》《中國作家》《青年文學》《民族文學》《北京文學》《飛天》等雜誌和《大地之光》《世紀風采》《歷史的使命》等書籍上發表了600多篇約8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
自2000年以來,馬成福的20多篇報告文學作品分別獲得“中華大地之光”、“世紀風采”、“共和國之聲”、“中流砥柱”等全國大型徵文特等獎和一二等獎。其中,《為了景泰這方熱土》獲得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中國改革報》和《人民日報》《大地》雜誌社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十屆“中華大地之光”報告文學類特等獎,《李陽與瘋狂英語》獲得通訊類一等獎,主人公李陽獲全國十佳新聞人物獎;《為水而歌》獲得第十一屆“中華大地之光”報告文學類一等獎和“第二屆中國企業改革優秀人物報告文學人物通訊大獎賽”三等獎,主人公萬國慶獲中華優秀奉獻者、水利部先進工作者;《溫總理六赴汶川》獲得第十四屆“中華大地之光”通訊類一等獎。
馬成福五篇作品入選《報告文學選粹》一書,《報告文學選粹》是中國現當代報告文學的典藏薈萃,精選現當代報告文學名家名篇。《報告文學選粹•短篇》收錄巴金、魏巍、徐遲、穆青、劉白羽、黃宗英、余秋雨等名家作品83篇,其中收錄馬成福創作的《中國旅遊批判》《流血的石羊河》《李陽與瘋狂英語》《她在叢中笑》四篇報告文學;《報告文學選粹•中篇》收錄張鍥、理由、魯光、陳祖芬、柯岩、鄧賢、何建明等作家51篇,其中收入馬成福創作的《來自河西學院的報告》一篇。
《溫總理再赴汶川》《溫總理情系汶川》《春風化雨潤旱塬》《靖南會北的命脈》被《盛世華章——第九屆中國世紀大採風獲獎作品選》和《共和國之星成就寶典》收錄,同時馬成福被評為“金獎作家”和“共和國之星”。《流血的石羊河》《中國旅遊批判》《中國教育批判》等22篇稿件被人民網強國論壇選載,100多篇作品被全國大型報告文學選集收錄。他已成為網上點擊率最高的報告文學作家,網上搜尋詞條最多時達2萬多個。
馬成福的散文作品《愛之錯》《興隆山記》《雅丹地貌覽勝》入選《中國當代散文精選》,《興隆山記》被《讀者欣賞》轉載,馬成福入編《中國散文家大辭典》。《甘肅日報》《甘肅經濟日報》《西部發展報》《國際藝術界》《中國文學網》《中國作家網》等報刊網站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報導。
2000年,馬成福在河西走廊採訪中發現石羊河水危機問題,經過大量調查採訪寫出了報告文學《流血的石羊河》,該文榮獲由中國新聞出版社、人民日報社、中國文化報社、中國作家雜誌社等共同舉辦的“新世紀之聲”《共和國頌歌》徵文評選二等獎,文中所反映的石羊河生態危機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普遍關注,溫家寶總理曾經前後十多次批示。2001年,成立了石羊河流域管理局;2005年6月,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獲國家正式批准,近期重點治理實施項目總投資47.49億元,該項目的實施將對石羊河流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對武威社會經濟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亦將對甘肅省乃至整個西北、華北地區的生態環境產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2007年11月,馬成福根據石羊河的治理情況寫作的《為了溫總理的重託》,在《中國時代先鋒創新人物》一書發表,被2008年2期《西涼文學•石羊河採風專號》轉載。2008年7月,《流血的石羊河》作為報告文學的典型報導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編入《新編大學寫作教程》。10月,他撰寫的溫家寶關注石羊河的專題稿件《溫總理的牽掛》在《報告文學》雜誌發表,後被2009年第5期《中國水文化》雜誌轉載。2009年5月,《溫總理的牽掛》獲得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中國散文學會、世僑總會文化發展委員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九屆中國世紀大採風報告文學類一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