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批判

旅遊批判

《旅遊批判》是2009年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木霽弘、楊彬。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旅遊批判》內容簡介:旅遊是美的歷程。旅遊是心靈的修養。旅遊是人與自然的交融。在人類生活的星球——地球,在現今日新月異的科技生活中,只要人所想到的皆有可能實現,於是,地球的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峰頂不斷承受著一撥又一撥人的登頂;在人跡罕至的亞馬遜熱帶雨林里,人類的足跡——越來越多的人不斷進入,使前往熱帶雨林再也不是一種探險行為,而是一般人就可以做到的戶外活動;在大洋漆黑的海洋中,人類也在藉助現代高技術開拓著“海底”遊玩;在太空,宇宙飛船也進行一趟一趟的旅行穿梭商業飛行。不久的將來,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將會有人涉足,地球成了人類唯一的“房屋”,而太空也就成為人們的庭院和後花園。人笑傲一切。

人類對自然的生活狀態是否滿意,是否滿意他們改造社會,改造自然,改造他者的生活方式。現代社會一切都建立在人是萬物主宰的基礎上,這源於以西方文化為中心的文化之源。《聖經》中,上帝創造了天地,創造了自然,創造了男人,又創造了伊甸園讓其居住。為使人得以繁衍,上帝又創造了女人,作為男人的伴侶。最終兩個人——男人和女人一起被上帝逐出伊甸園,從此,人類開始了自己在自然中的生存。顯然,《聖經》的自然是作為人的對立面,作為上帝懲罰人的空間而存在的。由於這種懲罰,人失去了樂園,故必須在艱苦的自然環境中生存。西方人的聖典,對人與自然的關係作了規定,也就是人只有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生存。當基督教成為歐洲_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時,這種觀點成為主流:人和自然是對立的,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就必須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自然不可更改

一、旅遊之不同

二、眾生玩旅遊——旅遊社會各階層的分析

三、旅遊夜宴——人為的市場

四、消費自然——互動行為

五、自然成標本——旅遊的審美意義

第二章 是世界創造了我們還是我們毀滅了世界

一、人妖地帶——旅遊的微觀動機

二、性旅遊——旅遊的巨觀行為

三、視覺肉體——交換和其他交易

四、肉體的疑惑——自我約束和自我實現

第三章 文化的失蹤

一、文明滲透——分類與融合

二、生活的裂變——精神的博弈

三、神話世界的解體——刻意的假象趣味

四、失語——“贏者的詛咒”

第四章 自然是旅遊的範本

一、放棄對自然的占有——人類與自然的契約

二、旅遊自我之主張——對利己主義的揚棄

三、自然為主——拒絕做人世中的囚徒

結束語 建構旅遊新觀念——和諧的一致性

引用與參考書目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