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堅[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醫師]

馬堅[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醫師]

馬堅,男,1961年生。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阜外心血管病醫院五病區(心律失常部分)主任。

教育經歷

學歷:1978年起先後就讀江西醫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和武漢大學,分獲醫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1年新加坡伊莉莎白醫院心內科進修。

研究方向

工作經歷:1988-1995年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任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擔任多個病區的醫療主管;1995年晉升副主任醫師;1998年破格晉升為主任醫師。

臨床工作:一直工作於臨床第一線,熟悉心臟內科疾病的診斷和常規治療。1995年起以心律失常的診斷和射頻消融術為重點專業,共對5000餘例各種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患者進行了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療。其中,房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和外科心臟術後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成功率居國內領先。近5年來,採用國際公認的消融技術治療陣發性和持續性心房顫動近1000例,首次和再次消融的成功率均在國內最高,曾9次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進行手術演示轉播。是歷屆“全國射頻消融疑難病例會議”的手術隊成員。帶教本院3名副主任醫師,現已成為射頻消融的骨幹。幫助國內70餘家省市級醫院開展射頻消融治療技術。專長:心律失常的診斷和射頻消融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

獲獎情況

因學術突出,獲2002年北京科學技術二等獎,2004年和2005年兩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5年中華醫學會“中國介入心臟病學傑出貢獻獎”, 2006年和2008年分獲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心房顫動研究和治療學術貢獻推廣普及獎”和“心房顫動基礎和臨床研究傑出貢獻獎”, 2008年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08年CIT理事會“介入心臟病學推廣普及獎”。以第一作者在美國《心臟病學院雜誌》(JACC)和國內《中華心律失常雜誌》等重要學術雜誌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獲全國學術會議優秀論文獎6篇和一等獎1篇。參加編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內科學》、中華醫學會《專科醫師培訓教程》等教材。

學術兼職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全國委員。《中華心律失常學雜誌》、《中國循環雜誌》、《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誌》和《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誌》學術雜誌的編委。衛生部醫療高值耗材招標評審專家;中華醫學會“心血管介入治療培訓中心委員會”和“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全國房顫研究工作組”、“全國室性心律失常工作組”、“專科醫師培訓中心管理委員會”、“心律失常介入診療技術管理規範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