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丹

要認識上帝,只能通過神秘的直覺。 他認為在人類社會中,現在的“以人為中心的人道主義”已經嚴重地幻滅。 有《哲學導論》、《存在與存在者》、《自然哲學》、《知識的程度》、《真正的人道主義》等。

人物簡介

馬利丹:(Jacques Maritain 1882年~1973年),法國神學家、唯心主義哲學家,新托馬斯主義的主要代表。早年曾研究各種近代科學,最後轉到托馬斯·阿奎那的哲學,成為托馬斯哲學的鼓吹者。

主要哲學思想

他 認為存在可以區分為“現實的存在”與“潛在的存在”。“現實的存在”就是在某種關係中存在的東西,而“潛在的存在”則是現實並不存在,但可能如此存在的東西;從“潛在的存在”向“現實的存在”過渡就是從潛能到現實的過渡,而最高的存在即純粹的存在與純粹的現實,這也就是上帝。上帝創造萬物,是萬物的最高根據。在認識論上,認為人具有上帝所賦予的能動的理智,通過這種特殊的能力,人可以從感覺的材料中抽取觀念,因而認為理智是超出於理性與感覺的。但又認為理智與理性只能認識現象界的真理。要認識上帝,只能通過神秘的直覺。他認為在人類社會中,現在的“以人為中心的人道主義”已經嚴重地幻滅。必須以“以上帝為中心的人道主義”來代替它,以便使福音的酵母和靈感透入生活的世俗結構,使世俗秩序神聖化。他重複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博愛,攻擊無產階級和馬克思主義。

主要著作

有《哲學導論》、《存在與存在者》、《自然哲學》、《知識的程度》、《真正的人道主義》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