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八色鶇

馬來八色鶇

馬來八色鶇(學名:Pitta moluccensis)是雀形目八色鶇科的鳥類,又叫紫藍翅八色鶇,體長19—21厘米,體重74—90克。虹膜棕褐色,眼周皮膚灰藍色;嘴峰黑色;跗跖和腳棕褐色。它與藍翅八色鶇的羽色極為相似,體型圓胖,尾短,腿長,羽色鮮艷,棲於地面。常在森林底層或低植被中找食無脊椎動物。叫聲簡單哀婉。藍綠色。雌鳥羽色與雄鳥相似。分布於緬甸、越南、寮國、泰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等地,在中國僅分布於甘肅夏河和雲南西雙版納,為留鳥。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馬來八色鶇馬來八色鶇
【中文名稱】馬來八色鶇

【拉丁學名】Pitta moluccensis

【英文名稱】Blue-winged Pitta 【命名時間】Müller, 1776

【科屬分類】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八色鶇科、八色鶇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

外形特徵

馬來八色鶇馬來八色鶇
馬來八色鶇又叫紫藍翅八色鶇,體長19—21厘米,體重74—90克。虹膜棕褐色,眼周皮膚灰藍色;嘴峰黑色;跗跖和腳棕褐色。它與藍翅八色鶇的羽色極為相似,體色艷麗,前額至後頸部中央冠紋黑色,額部較狹,頭頂後部漸寬闊;冠紋兩側為淡棕褐色;眼先、眼圈、頰部、耳羽及頸側上部至後頸部均為亮黑色,並與冠紋在頸背相遇,形成黑色領圈。背、肩及內側次級飛羽表面亮草綠色;翅上小覆羽,腰和尾上覆羽為亮紫藍色;大覆羽為藍綠色,端部外緣紫藍色。初級飛羽基部黑色,外側有5—6枚具寬大的白斑,羽端黑色,其餘4—6枚大部羽端全為白色。頦部黑色,喉部和頸側下部白色,頸側稍沾黃色;胸、腹側和兩脅亮皮黃色,胸部的較為濃著,而藍翅八色鶇的胸部和腹側為淡茶黃色。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猩紅色;尾羽黑色,端部緣以藍綠色。雌鳥羽色與雄鳥相似。

生活習性

馬來八色鶇棲息于海拔600—800米常綠闊葉熱帶雨林的林下灌木草叢中,常見單個在林下地面覓食昆蟲,也見單個飛落在喬木樹上停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