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宗頤研究所

饒宗頤研究所

饒學研究現狀韓山師範學院院長林倫倫教授從饒宗頤先生的學術地位、開展饒宗頤研究的重大意義、當前學術界對饒宗頤研究的現狀等方面闡述了饒宗頤研究所成立的必要性。 關於饒宗頤研究的工作計畫,林院長表示,饒宗頤研究所將在饒宗頤先生的親自指導下,組織世界各地的學術研究力量,對饒宗頤先生的學術思想和成就開展系統的研究。 饒宗頤研究所的成立,對於整合“饒學”研究資源、推動“饒學”的發揚光大,弘揚潮文化乃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成立始末

簡介

2011年4月22日,國際漢學大師饒宗頤回到家鄉潮州,準備參加翌日舉行的粵東考古中心揭牌儀式、《潮州志補編》審稿和饒宗頤研究所成立儀式等活動,受到潮州市委書記駱文智等市領導的熱烈歡迎。

駱文智在宴會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他說,饒宗頤教授是世界華人之翹楚,粵東僑領之典範,潮州人民之驕傲。饒教授業精六學,才備九能,博古通今,學藝雙攜,著作等身,飲譽國際。

吳南生所題“饒宗頤研究所”吳南生所題“饒宗頤研究所”

駱文智指出,當前,潮州正在努力建設全省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先行地、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主導區、文化與經濟融合示範市和國內外有重要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提升潮州文化軟實力的系統工程中,將大力開展“饒學”和韓愈文化、畲族文化、浮濱文化等潮州文化的學術研究,不斷增強潮州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同時,也將大力推進潮州海外潮人博物館等項目的建設,推動潮商文化、僑批文化和僑鄉物質文化的挖掘研究,不斷增強海內外潮人的故鄉情和歸屬感。

駱文智表示,此次粵東考古中心及饒宗頤研究所的成立,《潮州志補編》的出版和饒宗頤學術研討會的召開,必將再次填補古城文化空白,對弘揚潮州文化、提升名城內涵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相信有饒宗頤教授和陳偉南先生這樣一批海外鄉親的指導支持,潮州文化建設一定能夠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為廣東建設文化強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4月23日,廣東省潮州市韓山師範學院偉南國際會議中心高朋滿座、嘉賓雲集。該院在這裡隆重舉行饒宗頤研究所成立大會暨饒宗頤學術研討會。

出席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饒宗頤學術館之友創會會長、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創會主席陳偉南先生,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教授,饒宗頤學術館之友會長、深圳市韓江文化研究會會長謝賢團,饒宗頤學術館之友會長高佩璇;廣東省文化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蘇桂芬,潮州市委書記駱文智,潮州市政協主席田映生,潮州市委副書記黃俊潮,潮州市委常委、秘書長陳央,潮州市人大副主任張如文,潮州市副市長陳建新,潮州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長沈啟綿;汕頭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孫光輝,揭陽市副市長林麗嬌;中山大學副校長陳春聲教授,中山大學中文系曾憲通教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高級研究員鄭煒明博士,還有來自海內外的嘉賓、專家學者、新聞記者,潮州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領導。韓山師範學院院領導陳慶聯、林倫倫、余浩明、王晶、詹必富、陳三鵬、吳愈中、莊東紅、廖偉群和師生代表。大會由我院黨委書記陳慶聯主持。

饒學研究現狀

韓山師範學院院長林倫倫教授從饒宗頤先生的學術地位、開展饒宗頤研究的重大意義、當前學術界對饒宗頤研究的現狀等方面闡述了饒宗頤研究所成立的必要性。“饒學”將有可能像“錢(

潮州市委書記駱文智介紹“饒學”潮州市委書記駱文智介紹“饒學”

鍾書)學”、“季(羨林)學”一樣,成為二十一世紀人文社科領域的一門重要學科;成立饒宗頤研究所,切實開展饒宗頤研究,對深入研究、發掘、宏揚潮學與嶺南文化,把潮學研究和嶺南文化研究引向深入,把“饒學”推向全國全世界,對實現“文化強市”、“文化強省”的戰略目標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社會文化意義;饒宗頤研究是一個系統工程,但當前國內饒宗頤研究處於分散和自髮狀態,難取得突破性、系統性的學術成就,因此成立專門的饒宗頤研所,加強“饒學”研究,是歷史賦予於我們的重大責任。

林院長從地緣和親緣的優勢、學術和學緣的優勢分析了我院與潮州市饒宗頤學術研究館、世界潮團聯誼會學術委員會聯合成立饒宗頤研究所的可行性。饒宗頤教授既是潮州人,也曾為韓師的教員,與潮州、韓師有緊密的親緣關係,由韓師牽頭成立饒宗頤研究所,有利於整合“饒學”研究的資源,吸引、團結、組織、協調海內外有志於“饒學”研究的學人,深入開展饒學研究,並大大提升韓師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水平,擴大和提升韓師在國內外學術文化界的影響力,也將通過“名人效應”大提高潮州市乃至粵東在國內外的知名度。韓師和潮州有一批學者從事饒宗頤研究,並取得了一批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還有一批年輕的博士也對饒宗頤研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潮州市饒宗頤學術館與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世界潮團聯誼會學術委員會與中山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饒宗頤先生工作過的單位關係密切,方便資料蒐集和學術交流。韓師“潮學研究所”獲批為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它將為“饒宗頤研究所”的運行提供最有保證的學術依託。

關於饒宗頤研究的工作計畫,林院長表示,饒宗頤研究所將在饒宗頤先生的親自指導下,組織世界各地的學術研究力量,對饒宗頤先生的學術思想和成就開展系統的研究。目前計畫通過開展一批項目的研究、建設一個信息中心、創辦一個學術刊物、建設一個資料和檔案中心、舉辦一次國際學術會議、開設一門課程等“六個一”工程,把“饒宗頤研究所”建成國際“饒學”研究基地和資料、檔案中心和學術信息中心。林倫倫最後對有關研究機構、潮汕四市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對饒宗頤研究所的成立給予的鼎力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表示決心扎紮實實做好饒宗頤研究所的組織、策劃和服務等工作,為把“饒學”推向國際盡職盡力。

八方來賀

饒宗頤教授在致詞中說,韓師曾經是他代課的地方,今天有幸在快100歲的年齡再回到舊地。對會場上懸掛著“饒公偉哉,獨造文化珠峰,通儒通佛通道;韓苑幸矣,共耘學術蘭畹,求正求是求真”的橫幅標語,他謙虛地說:“大概我只是半通而已,而求正求是求真正是我的不懈追求。”儘管年近百歲,但饒宗頤先生的記憶力非常好,思路清晰,在短短几分鐘時間裡,從陶淵明講到蘇東坡,從北大講到韓師,從哲學講到詩詞。他說:“今天的人大多急躁功利,諸位應該向陶淵明、蘇東坡學習,每個

饒宗頤出席會議饒宗頤出席會議

人做事就應該求正求是求真”。他很高興韓師出了很多有為的年輕人,他們現在把他的著作、詩詞、賦等都作了詳細的註解,有些書快要出版了。末了,饒老還幽默地說:“快百歲了,詞不達意,請多包涵!”

潮州市委書記駱文智在致詞中指出,潮州市正著力提升潮州文化軟實力,推動潮州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而饒先生畢生對潮學的研究成果,正是我們求之若渴的無價之寶。研究、繼承和弘揚饒先生的學術成果,是全面提升潮州文化軟實力的需求,更是每個潮人義不容辭的職責。饒宗頤研究所的成立,對於整合“饒學”研究資源、推動“饒學”的發揚光大,弘揚潮文化乃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他希望韓山師範學院能夠以此為契機,力爭在潮文化的研究上取得更具突破性、標誌性的成果,為提升潮文化影響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做出積極的貢獻。

陳偉南先生在致詞中表示一向對饒宗頤先生的崇拜和自豪。國際漢學大師饒先生是潮州的驕傲。成立饒宗頤研究所意義非常深遠,是韓師校友幾十年來的期望,也是他向來希望成立的。他相信饒老的學術後繼有人,研究所一定會發揚光大,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他說,他還清楚地記得,1995年,韓師成功地舉辦過饒宗頤學術研討會。偉南先生還結合自身經歷,談及1936年在韓師畢業時曾立下為國家、家鄉、母校做好事的願望,並風趣地說:“我掙的錢不多,要是錢跟著我,我就能幹更多事。”他教導大家要從幫助他人中獲取快樂和健康。

會上還宣讀和展示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廣東省博物館、福建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中共汕頭市委書記蔡宗澤、澳門大學施議對教授等的賀信、賀詞;中共廣東省委原書記、廣東省政協原主席吳南生,廣東省書法家學會會長張桂光、暨南大學中文系饒芃子教授、汕尾市市長鄭雁雄、中山大學陳偉武教授、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院哲學研究所雷鐸研究員等的題詞、賀聯、賀詩和賀畫。

會上,饒宗頤先生、陳偉南先生、樊錦詩院長和駱文智書記共同為“饒宗頤研究所”揭牌。“饒宗頤研究所” 匾額由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為題寫。

研究所顧問

大會舉行了饒宗頤研究所聘請顧問單位和學術顧問儀式。

敦聘饒宗頤研究所顧問單位:敦煌研究院、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

敦聘饒宗頤研究所學術顧問: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敦煌研究院樊錦詩院長、北京大學中文系陳平原教授、中山大學副校長陳春聲教授、暨南大學詹伯慧教授、中山大學中文系曾憲通教授、暨南大學中文系饒芃子教授。

林倫倫院長代表學院向顧問單位代表和蒞會的學術顧問頒發了聘書。

當天下午,饒宗頤學術研討會在偉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香港饒宗頤學術館的鄭煒明、龔敏,廣東省社科院雷鐸,澳門大學施議對,中山大學曾憲通,潮州市政協文史委曾楚楠,安徽社科院劉夢芙,廣東省文物鑑定站林銳,我院黃挺、趙松元先後作了學術報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