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滾燈

餘杭滾燈

滾燈,屬漢族民間舞蹈,流行於錢塘江畔的餘杭、海鹽等地。餘杭滾燈源於浙江餘杭翁梅一帶,流傳至今已有八百餘年歷史,是節慶和燈會期間表演的具有強烈競技特點的民間舞蹈。

簡介

滾燈,屬漢族民間舞蹈,流行於錢塘江畔的餘杭、海鹽等地。據《中國民眾文化辭典》記載,南宋詩人范成大在詩作中曾對滾燈作過描述,而范成大生於1126年,卒於1193年。由此推斷,滾燈應有800餘年歷史。球狀的燈用半公分厚的毛竹片編成,分大、中、小3種,大的直徑1米多,100餘斤重;球的中心裝一竹編球型小燈,內燃蠟燭,有紅、黑之分,紅心稱“文燈”,黑心稱“武燈”;傳統的滾燈動作有“霸王舉鼎”、“金猴戲桃”、“旭日東升”、“鵓鴣沖天”、“白鶴生蛋”、“蜘蛛吐絲”、“荷花爭放”等9套27個。它是一種融體育、舞蹈於一體,集力與美於一身的優秀民族民間藝術項目,深受民眾喜愛。

餘杭滾燈餘杭滾燈
它用半公分厚的毛竹片編成,分大、中、小三種,大的直徑1米多高,一百餘斤重;球的中心裝一竹編球型小燈,內燃蠟燭,有紅、黑之分,紅心球稱"文燈",黑心球稱"武燈";傳統的滾燈有"霸王舉鼎"、"金猴戲桃"、"旭日東升"、"鵓鴣沖天"、"白鶴生蛋"、"蜘蛛吐絲"、"荷花爭放"等9套27個動作。它是一種融體育舞蹈於一體,集力與美於一身的優秀民族民間文化,深受民眾喜愛。
餘杭滾燈是餘杭市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南宋時餘杭因屬京畿之地,滾燈活動即已盛行,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古代滾燈是竹編的圓形球體,分大中小三種。球的中心裝一竹製編球形小燈,內燃蠟燭,有紅黑之分。紅心球稱“文燈”,黑心球稱“武燈”。作為漢族民間舞蹈的滾燈由九套27個動作組成。古往今來,餘杭人民尤其是臨平翁梅一帶的農民一直把它作為一種慶祝豐年、歡度佳節、健身強體的民間藝術活動,經常開展。
現餘杭區每年舉辦全市性滾燈編導及藝術表演培訓班和全市滾燈大賽。餘杭滾燈的獨特藝術表演多次參加中央電視台“綜藝大觀”節目演出,並代表過浙江省參加了首都慶祝建國五十周年盛大聯歡晚會。
現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組織,有十四個鎮鄉建立了滾燈隊,有藝術表演骨幹400餘人,滾燈藝術隊伍壯大,發展情況良好。

詳細介紹

餘杭滾燈餘杭滾燈

餘杭滾燈有八百多年歷史了,集舞蹈娛樂運動於一體,消失了三十多年後,最近在杭州出現。
會做滾燈的人已沒有了,會耍滾燈的人已沒幾個了。

人們千辛萬苦,大海撈針,終於在一小村里找到了五個舊滾燈,很老了,但還能用。
然後找人,找到了一人,幾十年未耍了,生疏了,找老人指點,感覺出來,篾匠改良製造,舞蹈家編新舞排練,在歐洲表演,大顯身手。
餘杭滾燈源於浙江餘杭翁梅一帶,流傳至今已有八百餘年歷史,是節慶和燈會期間表演的具有強烈競技特點的民間舞蹈。南宋詩人范成大在詩作《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中曾對滾燈作如下描繪:“擲燭騰空穩,推球滾地輕”,可見南宋時滾燈就已流行。
餘杭處杭州近郊,南宋時為京畿之地,各種廟會活動頻繁,滾燈做為舊時俗節迎會儀仗隊伍中必出的特色節目,自然十分盛行。餘杭翁梅又臨錢塘江北岸,古代鹽業興旺,海盜不斷侵犯。此後數百年間,餘杭民間一直把滾燈作為一種吉祥之物、強體之器,每逢元宵或廟會(主要是元帥廟會)必參與表演,因而世代相傳。

餘杭滾燈餘杭滾燈
餘杭滾燈集舞蹈、技巧、體育於一體,具有多樣性、綜合性、競技性的鮮明特徵,它有九套二十七個表演動作,有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典型的地域特色,展示了中華民間舞蹈傑出的創造力,對探索古代民間舞蹈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以及文藝多元化的影響,傳統廟會大多消失,滾燈活動機會減少,瀕臨失傳的危險。再者,滾燈製作工藝傳人已所剩無幾。為此,搶救、保護餘杭滾燈仍十分緊迫。
滾燈,屬漢族民間舞蹈,流行於錢塘江畔的餘杭海鹽等地。據《中國民眾文化辭典》記載,南宋詩人范成大在詩作中曾對滾燈有描述,而范成大生於1126年,卒於是1193年。由此,滾燈應有800餘年歷史。它用半公分厚的毛竹片編成,分大、中、小三種,大的直徑1米多高,一百餘斤重;球的中心裝一竹編球型小燈,內燃蠟燭,有紅、黑之分,紅心球稱“文燈”,黑心球稱“武燈”;傳統的滾燈有“霸王舉鼎”、“金猴戲桃”、“旭日東升”、“鵓鴣沖天”、“白鶴生蛋”、“蜘蛛吐絲”、“荷花爭放”等9套27個動作。它是一種融體育、舞蹈於一體,集力與美於一身的優秀民族民間文化,深受民眾喜愛。

經幾代民間藝人和群文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加工提高,餘杭滾燈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時代風格,既有江南舞蹈的秀美俏麗,又有民間體育雜技的剛勁健美。1997年在全國第六次萬裡邊疆文化長廊建設現場會浙江“東海明珠”大型文藝晚會上榮獲金獎,此後在省、地級的比賽中頻頻獲獎,並在全國性、國際性的各種大型活動開幕式上表演。1999年10月1日,代表浙江省參加了首都慶祝建國五十周年盛大聯歡晚會。先後三度在中央電視台第一套節目中展示風彩。2000年榮獲全國第十屆“群星獎”優秀獎,同年餘杭被命名為浙江省民間藝術(滾燈)之鄉。

歷史溯源

餘杭滾燈餘杭滾燈

南宋詩人范成大在詩作《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中曾對滾燈作如下描繪:"擲燭騰空穩,推球滾地輕",可見南宋時滾燈就已流行。餘杭處杭州近郊,南宋時為京畿之地,各種廟會活動頻繁,餘杭處杭州近郊,南宋時為京畿之地,各種廟會活動頻繁,滾燈作為舊時俗節迎會儀仗隊伍中必出的特色節目,自然十分盛行。餘杭翁梅又臨錢塘江北岸,古代鹽業興旺,海盜頻頻入侵,當地民眾以滾燈競技比武,以示實力強大,海盜不敢侵犯。此後數百年間,餘杭民間一直把滾燈作為一種吉祥之物、強體之寶、娛樂之器,每逢元宵或廟會(主要是元帥廟會)必參與表演,因而世代相傳。

藝術特色

餘杭滾燈是一項融技巧、力量於一體,集體育、舞蹈、雜技於一身的漢族古老民間舞蹈,具有多樣性、綜合性、競技性的鮮明特徵。

廟會活動中,滾燈往往出現在民間藝術踩街隊伍的最前面,因其上下左右翻滾,行人避讓,能起到"鳴鑼開道"的作用。它有九套二十七個表演動作,有獨特的藝術構思和典型的地域特色,展示了中華民間舞蹈傑出的創造力,對探索古代民間舞蹈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餘杭滾燈基本動作有纏腰翻滾、金猴戲球、旭日東升、白鶴生蛋、鷓鴣沖天、蜘蛛吐絲等。表演時按一定程式進行,結尾必是"開荷花"。男子表演一般用一隻黑心大滾燈,表演時,人換燈不換,並伴以鑼鼓,晚上舞動,十分出彩。

傳承意義

餘杭滾燈餘杭滾燈

解放以來,餘杭民間藝術家對餘杭滾燈進行了多次的挖掘、整理。1963年,全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原餘杭縣臨平區文化站張長工,在對餘杭滾燈挖掘的基礎上進行初步加工,並在臨平鎮和翁梅鄉的田野上表演,場面壯觀,可謂萬人空巷。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以及文藝多元化的影響,傳統廟會大多消失,滾燈活動機會減少,瀕臨失傳的危險。再者,滾燈製作工藝傳人已所剩無幾。為此,搶救、保護餘杭滾燈仍十分緊迫。

亮相奧運

餘杭滾燈餘杭滾燈
浙江省文化廳了解到,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浙江“餘杭滾燈”,將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進行3分鐘的表演。
據悉,杭州市餘杭區文化館館長戴園麗和她帶領的70多名“滾燈”隊員,正在為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演出緊張排演著。
表演用的“滾燈”用半厘米厚的毛竹片編成,分大、中、小三種,最大的直徑1米多高,50餘公斤重。
戴園麗說,隊員們除了要做圍腰翻轉、上下拋擲等一些傳統的基本動作外,還增加了站在大燈上舞小燈這樣的高難度動作。27日,浙江“餘杭滾燈”隊將前往北京,參加奧運會開幕式文藝演出的合練。
據悉,“餘杭滾燈”源於浙江餘杭,流傳至今已有800年歷史,有宋詩描繪“滾燈”為“擲燭騰空穩,推球滾地輕”,是節慶和燈會期間表演的具有強烈競技特點的一種漢族古老民間舞蹈。2006年,“餘杭滾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