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晦

養晦,讀音 yǎng huì,漢語詞語,指隱居匿跡。

[引證解釋]

謂隱居匿跡。語本《詩·周頌·酌》:“於鑠王師,遵養時晦。” 朱熹 集傳:“言其初有於鑠之師而不用,退自循養,與時俱晦。”《宋史·邢恕傳》:“ 公著 薦於朝,得崇文院校書; 王安石 亦愛之,因賓客喻意,使養晦以待用, 恕 不能從。”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遊學》:“門題鳳字承留戀,且須養晦林泉。” 鄭觀應 《初刊自序》:“自顧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擬獨善潛修,韜光養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