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排毒365妙計

《飲食與排毒365妙計》一書是由宋為民編著的養生飲食類書籍,由人民軍醫出版社於2009年出版發行。該書根據中醫季節養生的法則,以一年365天四季時日為主線,介紹了飲食與排毒方面的知識。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飲食與排毒365妙計飲食與排毒365妙計
春季闡述如何提高“吃商?”吃什麼?怎么吃?夏季闡述如何認識各種內生和外來的食毒對人體的危害與防護;秋季闡述如何利用飲食方法,安全、可靠、有效地排毒與解毒;冬季闡述如何辨體飲食?吃掉疾病。尤其對癌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疾病的食防、食控、食療均做了詳細闡述。

有關吃的書籍林林總總,而“飲食”與“排毒”相結合的書籍尚不多見。書中還介紹了許多科學健康好吃法,你只要採納使用,健康將伴你一生!《飲食與排毒365妙計》為著名養生和環境科普作家編寫,書中引用了大量的事例和數據,語言生動幽默,內容通俗易懂,適合於每一位關心自己及家人身體健康的讀者細細品讀。

圖書目錄

春季:一生健康始於吃,吃什麼、怎么吃才能提高你的“吃商”

1月 吃的科學與吃的智慧引導你提高“吃商”

吃亦要與時俱進——吃的三大作用與三個層次,現已進入會吃求健康階段的最高層次

1日:吃飽求生存——食為生存,原初層次

2日:好吃求美味——食為口福,提高層次

3日:會吃求健康——食為健康,最高層次

食盲知多少

4日:你會吃嗎

5日:生活小康了,吃的誤區反而多了

6日:生活“好”了,反而吃出了一身病

7日:小康引出不健康現象的反思

我們距離合理營養還有多遠

8日:中國人營養現狀及10大問題

9日:改善營養狀況的3個原則

10日:膳食木桶觀引導你走出營養誤區

11日: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解及內容說明(圖1)

12日:餃子一體現完美的膳食金字塔食品

吃的科學——均衡營養,合理膳食

13日:把一日三餐納入科學軌道

14日:養成“早好、中飽、晚少”的進餐原則

15日:對照一下,看看你的早餐吃得“好”嗎

吃的科學——任何一種營養素對人體而言,少了不行,多了也不好,不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16日:蛋白質少了不行,多了也“闖禍”

17日:熱能攝入量要與人體相適應

18日:油多壞菜

19日:提倡烹調革命——做“無油菜”

20日:維生素少了不行,多了也有害

21日:鈣的作用不可低估,但補多了也不好

22日:貧血≠缺少鐵

23日:鋅的重要作用

24日:碘是人體製造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之一

25日:食不可一日無此“君”——認識膳食纖維

26日:提防隱性飢餓

吃的智慧:向你提供一條有價值的科學吃法,或許能保你一生獲得健康

27日: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很重要

28日:細嚼慢咽能幫你防癌抗癌

29日:改煎、炸、熘、熏、炒的烹調方法為蒸、煮、燉、燜、拌

30日:低溫烹飪好處多

31日:愉快進餐

2月 富起來的中國人吃什麼才能吃出健康、吃掉疾病——介紹科學健康好食物

吃什麼好——吃雜食、苦食……限油、限鹽、限糖

1日:食不厭雜

2日:主、副食均要雜

3日:生活好了更要吃點粗食——營養多而全

4日:酸食與酸性體質不相干

5日:如何避免人體體質酸化

6日:限甜食,防“甜食綜合徵”

7日:糖可促進成人衰老

8日:苦食——防病,治病多面手

9日:苦食之最

10日:辣食——因人而異

11日:吃成的習慣要改一改

12日:少鹽良策——餐時加鹽法

黑食、野食促健康

13日:黑食

14日:黑食促安康

15日:野菜、野果

16日:野茵、花食

17日:野味

稀食養人

18日:稀食養人的優勢

19日:粥——稀食之首

20日:湯——稀食代表之二

21日:奶的神奇作用

22日:豆漿雖好食用要得法

你能區分和識別下列各種食品嗎

23日:識別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

24日:轉基因食品與其安全性

25日:什麼是保健食品

26日:什麼是健康食品?什麼是強化食品

27日:什麼是垃圾食品

28日:什麼是功能食品

3月 富起來的中國人怎么吃才能吃出健康——介紹科學健康好吃法

吃與健康——管好一張嘴,少生多少病

1日:吃得“好”,吃出了脂肪肝

2日:吃出來的代謝綜合徵

3日:痛風——吃喝出來的“帝王病”

4日:吃出來的偏頭痛

5日:骨質疏鬆症與吃有關

莫用口福換病痛——吃與癌的關係密切

6日:與吃有關的癌症知多少

7日:吃出來的大腸癌

8日:鼻咽癌患者多數偏愛吃鹹魚、醃菜

9日:不良飲食習慣使胃癌的風險增加

10日:吃得太“好”,當心前列腺癌找上門

11日:酗酒者肝癌風險增加

12日:辛辣燙食易致食管癌

食物的五字原則——選、挑、配、淨、鮮

13日:選食——講科學

14日:挑食——有時益健康

15日:配食——增營養

16日:淨食——很重要

17日:鮮食——有區別、有學問

18日:冰櫃不是保鮮箱

飲食與生物鐘節律——進食時間、進食量、進食速度等要順應生物鐘節律

19日:定食——順應“消化鍾”運轉

20日:早食——利健康

21日:零食——要轉變過去的觀念

22日:節食、限食——防胖利長壽

23日:“節食”還有哪些好處

24日:斷食——實行體內“大掃除”

25日:慢食——讓你享受諸多好處

科學健康好吃法

26日:生食——治病療痰創造生命奇蹟

……

夏季:認識形形色色(外來與內生的)食毒對人體的危害與防護

秋季:用食物及其科學的吃法解毒、排毒、清體,既安全、可靠、又有效

冬季:辨體飲食會吃掉疾病,幫你一生儲蓄健康

……

圖書文摘

要說營養過剩,莫過於封建社會的帝王將相,他們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想方設法來延長自己的壽命。可結果卻事與願違,歷朝歷代的帝王短壽者多於長壽者。明朝有16人稱帝,活到70~72歲的2人,64歲1人,57歲1人,47歲1人,40歲1人,30餘歲8人,24餘歲2人。他們的平均壽命為39.5 歲。清朝皇帝活到60多歲的4人,50多歲2人,40多歲1人,30多歲2人,23歲1人,19歲1人。活得最長的是乾隆,88歲(清淡飲食和清心寡欲的生活是他長壽的秘訣)。他們的平均壽命為55歲。

由此可見,山珍海味、名酒仙丹不能使人長壽,吃的方面具有無比優越條件的皇帝,其壽命也不過與常人相當,甚至比一般老百姓還短壽。

社會、科學的進步,使人們知道在吃飽之後,還要“好吃”即美食,這是提高生活質量的必然趨勢。滿足口福不但是人生的兩大欲望(食慾與性慾)之一,也是享受生活的樂趣、“享受人生”的主要內容之一。

中國既是禮儀之邦,也是飲食之邦,中國的飲食文化以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著稱於世界。在各國的各大城市,都有“中國餐館”。中國的飲食文化,講究六個字,即色、香、味、形、器、聲,這是“食”的第二個層次的作用。

烹調藝術的精湛是文明進步在飲食方面的一種體現。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明確指出:“非深孕文明之種族,則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則烹調之術不妙。中國烹調之妙,亦足表現文明進化之深也。”並指出:“歐美人以法國的烹調最為精美,是世界之冠,不知中國烹飪更勝一籌,莫不以中國為冠矣。”他還熱情地讚揚說:“中國所發明之食物,大威於歐美,而中國烹調法之精良亦非歐美所可並駕。”是的,國外任何烹調都不如中國烹調那樣兼顧色、香、味、形、器、聲,這也顯示出中國人在吃上的智慧才能。

1.色——要好看可誘導視覺產生食慾。未進口先進眼,引發食慾中樞的興奮,誘發食物愉悅感。各種菜餚、名點,首先要有光澤,綠要翠綠欲滴,紅要紅艷欲滴,這就要求講究火候,還要符合營養的要求。綠色蔬菜不能久炒,紅辣椒、西紅柿不宜過早下鍋。顏色要好看,還得善於搭配,清蒸雞蛋放上綠蔥花,燒洋芋加入西紅柿,炒西芹加百合……看著舒服,吃著有味。

2.香——要芬芳這是嗅覺器官對菜餚氣味提出的要求。與色的作用一樣,協同可增加食物的愉悅感。在充分考慮菜餚本身特點的前提下,還要善用作料,選用優質醬油和上等的香醋、香油、四川花椒,以及八角、桂皮、茴香等,這些均可產生濃郁的香氣。當然,也不能忽略食物本身的具有香氣。哪怕是剛出籠的包子、剛燜好的米飯和熬好的小米粥、玉米糊,無不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