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相

食相

食相是一種天文術語,日食或月食時,月球陰影與太陽或地球陰影與月球的不同位置關係,也指不同位置發生的時刻。

基本信息

日全食

日全食日全食
日全食發生時,根據月球圓面同太陽圓面的位置關係,可分成五種食相:

1.初虧。月球比太陽的視運動走得快。日食時月球追上太陽。月球東邊緣剛剛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初虧,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開始;

2.食既。初虧後大約一小時,月球的東邊緣和太陽的東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做食既,是日全食的開始,這時月球把整個太陽都遮住了;

3.食甚。是太陽被食最深的時刻,月球中心移到同太陽中心最近;

4.生光。月球西邊緣和太陽西邊緣相“內切”的時刻叫生光,是日全食的結束;從食既到生光一般只有二三分鐘,最長不超過七分半鐘;

5.復圓。生光後大約一小時,月球西邊緣和太陽東邊緣相“接觸”時叫做復圓,從這時起月球完全“脫離”太陽,日食結束。

月全食

月全食月全食
月全食的過程分為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復圓五個階段。

1、初虧:月球剛接觸地球本影,標誌月食開始。

2、食既: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的西邊緣內切,月球剛好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內。

3、食甚:月球的中心與地球本影的中心最近。

4、生光:月球東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內切,這時全食階段結束。

5、復圓:月球的西邊緣與地球本影東邊緣相外切,這時月食全過程結束。

日月偏食

日月偏食時有三個食相:初虧食甚復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