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冷凍冷藏原理與技術

食品冷凍冷藏原理與技術

《食品冷凍冷藏原理與技術》是由謝晶主編的,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大學課程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前身為吳淞水產學校水產製造科,創建於1912年,1952年成立水產加工系,1986年改名為食品科學技術系,1993年成立食品學院。

上海海洋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設立於1987年,由食品科學、食品工程兩本科專業合併而成,前身是罐頭加工專業、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專業,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食品學院的另一個資深專業是有著近50年的辦學經歷的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前身為冷凍冷藏專業)。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我國冷藏庫、冷藏車、冷藏船等製冷設施取得了迅猛的發展,製冷技術人才需求十分迫切。1958年我校受城市服務部(以後更名為商業部、內貿部)的委託,成立了五年制本科冷凍專業,培養高級製冷技術人才,以滿足國家需要。當時在國內高等院校中僅有上海海洋大學與西安交通大學設有製冷專業。

有了製冷學科的工程背景的支撐,上海海洋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相對於其他高校的同名專業的特色在於,在教學體系中始終體現了將製冷技術、動力機械與食品加工工藝相結合,形成了以食品冷凍冷藏教育教學為專業發展特色,相互交叉的這兩個專業在食品學院的專業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培養的學生在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食品低溫保藏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具體而言,在上海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培養計畫中始終有製冷學科的體現——製冷技術類的課程。早期在學時數充裕時,培養計畫中有工程熱力學、傳熱學、製冷原理與設備、食品冷凍工藝學等課程,隨著學分制的實施,課時數的壓縮,上述課程逐漸調整為製冷原理與設備(54學時)、食品冷凍工藝學(54學時)兩門課程。即在製冷方面,採取將製冷原理與製冷套用分開講授的方案,“製冷原理”課採用徐世瓊、朱富強、李松壽主編的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製冷原理與設備》,“製冷套用”課即“食品冷凍工藝學”採用馮志哲等主編的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同名教材。這兩本教材當時在全國的商業類、水產類高校中獲得了極高的聲譽。在此年間,徐世瓊、朱富強、馮志哲、陳堅、沈月新、李松壽、包建強、謝晶等教師先後擔任了課程的主講教師。課程的配套實驗課教學由朱富強、曹廣榮等負責。此外自1989年起,為了增強學生對製冷系統全局觀念的認識、提高學生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開始增設了“制裝置設計”的內容,作為與主幹課程配套的課程設計,內容包括熟悉工程設計的各個環節,了解設計規範與標準、進行設計計算、設備選型、繪圖等,先後由李松壽、陳鄧曼、謝晶等主講。

1997年開始這兩門課程又歸併為“製冷技術”一門,這也就是“食品冷凍冷藏技術與原理”課程的前身,為54學時。當初開設“製冷技術”課程時,因沒有一本涵蓋製冷技術的基本原理及其套用的教材,具體要包括:製冷系統的主機、主要設備和輔助設備,製冷在食品業(製冷套用最廣泛的行業)、商業、工業等方面的套用的教材,如用於食品冷加工、冷藏庫、冷藏運輸、冷藏櫃、工業製冰與人造溜冰場等,這些內容包括了食品整個冷藏鏈和工業冷凍所需的製冷技術。一門課程一直選用兩本教材,即“製冷原理與設備”、“食品冷凍工藝學”。在此在1997~2004期間年間,沈月新、謝晶、包建強、萬錦康等教師擔任了主講教師。課程的配套實驗課教學由萬錦康、厲建國負責。此外從1997年起,為了增強學生對食品冷凍生產工藝流程的了解,專門設計了“食品冷藏生產實習”,作為專業的實踐環節之一,使每個學生都能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結合實習單位的實際情況,全面、深入地認識製冷工藝流程、食品冷加工過程、相應的制冷機器、設備特點,了解設備的調試、操作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訓練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基本技能,先後由包建強、岳曉華、談向東、厲建國等教師負責帶教。

進入21世紀以後,上海確定未來發展的目標就是建設“四個中心”的國際大都市,以現代物流業為重點的服務型經濟的發展已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子,而其中發展的關鍵是積聚專門的人才。2005年上海海洋大學針對上海服務經濟的發展趨勢和跨越式發展要求,整合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製冷及低溫工程學科、經濟貿易學科、信息技術學科的優勢,構架高層次的教育平台,成功申報了上海市教委教育高地的重點建設項目——國際都市型食品物流教育高地(GD項目),進行本科教學,培養食品物流工程和食品物流管理等方向的專業人才。在該教育高地的實踐項目:食品物流工程的人才培養計畫中,作為專業基礎課程的“製冷技術”課程被更名“食品冷凍冷藏技術與原理”,學時數為54學時。為在淡化專業、培養寬口徑人才的指導思想下,“食品冷凍冷藏技術與原理”成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唯一的面向整個專業的製冷類課程,其他製冷類課程均作為專業選修課程。從2005年起,整個課程統一採用謝晶等編寫的《食品冷凍冷藏技術與原理》(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年),在完成課程合併之後進一步完成了教材的合併。以往教材相比,本書所反映的專業方向及知識面大大拓寬,各類新技術和原理得到充分體現,與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基礎課程得到很好銜接,在課程中重點論述了食品冷凍冷藏新技術、新動向。從2005年起的授課教師為:謝晶、談向東、張敏等。課程的配套實驗課教學由萬錦康、厲建國、張青等負責。

從早期與其它學科的交叉形成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色,在食品類專業中率先開設製冷課程,到現在形成高水平的“食品冷凍冷藏原理與技術”專業基礎課程,並出版了相應的特色教材,上海海洋大學的該課程在幾代教師的辛勤耕耘下走過了輝煌的歷程。

同名圖書

作 者:謝晶主編

出 版 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5-4-1

版 次:1

頁 數:316

字 數:518000

印刷時間:2005-4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502566258

包 裝:平裝

本書分為食品用製冷原理和製冷技術兩部分。製冷原理介紹了製冷的理論基礎知識,製冷技術的基本原理,製冷系統的主機、主要設備和輔助設備。製冷技術介紹了製冷在製冷套用最廣泛、最早的行業——食品業中的套用,包括食品冷加工、冷藏庫、冷藏運輸與冷藏櫃、工業製冰等食品冷藏鏈各個環節。

本書可以用作食品科學與工程、製冷與低溫工程、農產品加工與貯藏等專業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以擴大學生專業知識面,提高實際套用知識的能力,從而增強就業競爭力,還可以供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製冷的發展簡史

第二節 製冷研究的範圍和內容

第三節 製冷技術的套用

第一篇 製冷原理

第一章 蒸氣壓縮式製冷循環

第一節 逆向卡諾循環——制冷機的理想循環

第二節 單級蒸氣壓縮式制冷機的理論循環

第三節 蒸氣制冷機的實際循環

第四節 兩級壓縮製冷循環

第五節 復疊式製冷循環

第二章 製冷劑、載冷劑和冷凍機油

第一節 製冷劑的種類和要求

第二節 常用和新型的製冷劑

第三節 載冷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