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雲崖

飛雲崖

飛雲崖,亦稱飛雲洞,位於黔東南自治州黃平縣城東北12公里處,湘黔公路旁,距今已有560年的歷史,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朝正統八年(1443)始建月潭寺,後經歷代增修擴建,遂形成一組宗教建築、民族建築和園林建築相間的別具特色的古建築群,贏得了"貴州第一古剎"、"黔南第一洞天"等殊譽。明朝著名哲學家王陽明盛讚之曰:"天下之山,聚於雲貴,雲貴之秀,萃於斯崖。"在貴州名勝中,飛雲崖是文獻記敘和遊人題詠最多的一處,至今還保留著豐富的詩文、聯語、摩崖、碑碣,故人們又將其譽為貴州的"文化富礦"。這裡每年農曆四月八日還有盛況空前的民族聚會(會期三天),會期各種民族歌舞、鬥牛、賽馬等節目異彩紛呈,民族風情十分濃郁。飛雲崖是一處融匯佛、道宗教文化,集自然風光,名勝古蹟,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基本信息

簡介

飛雲崖飛雲崖

飛雲崖,明朝正統八年(1443)始建月潭寺,後經歷代增修擴建,遂形成一組宗教建築、民族建築和園林建築相間的別具特色的古建築群,贏得了“貴州第一古剎”、“黔南第一洞天”等殊譽。明朝著名哲學家王陽明盛讚之曰:“天下之山,聚於雲貴,雲貴之秀,萃於斯崖。”在貴州名勝中,飛雲崖是文獻記敘和遊人題詠最多的一處,至今還保留著豐富的詩文、聯語、摩崖、碑碣,故人們又將其譽為貴州的“文化富礦”。這裡每年農曆四月八日還有盛況空前的民族聚會(會期三天),會期各種民族歌舞、鬥牛、賽馬等節目異彩紛呈,民族風情十分濃郁。飛雲崖是一處融匯佛、道宗教文化,集自然風光,名勝古蹟,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自古以來,飛雲崖以它瑰麗多姿的岩溶奇觀、典雅秀麗的古建築群和茂密深幽的古樹林木呈現在人們眼前,這裡不僅風光旖旎,景致絕佳,空氣清新,氣候溫潤,而且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歷史文物較多。自明清以來就有大量的名人至此遊歷,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讚美飛雲崖的名篇佳句。還有那布局巧妙、建築精緻、凝結了儒、道、佛三教文化精華的古建築群掩映在青山綠水中,更增添了飛雲崖厚重的歷史與滄桑感。

飛雲崖是黃平最為著名的景點,因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奇麗的自然景觀,濃郁的民族風情每年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和文化研究者。每年接待遊客上萬人。因處湘黔公路旁,可隨時乘坐往返於黃平、施秉、鎮遠間的班車直接到達景區,食宿於黃平縣城。現景區門票為20元/人。

2006年05月25日,飛雲崖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民族集會

飛雲崖飛雲崖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日,居住在附近的苗族同胞都要在這裡舉行一年一度的民族集會,成為飛雲崖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

集會時間一般為三天,主要內容有斗鳥、吹蘆笙、民間雜技、絕技、武術、服飾表演、山歌大賽、文藝演出等活動,各種民族蠟染、刺繡、泥哨等工藝品琳琅滿目,狗肉湯鍋清香撲鼻。飛雲崖下更是擠滿了燒香拜菩薩的男女老少,整個集會期間一直是青煙裊裊、香火不斷。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飛雲崖“四月八”苗族集會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天南地北、國內國外的遊客紛至沓來,眾多專業或業餘的攝影師雲集於此,使得飛雲崖“四月八”活動更加熱鬧非凡。

遠眺飛雲崖,古木蒼翠,連續幾天的大雨使這裡更加清新碧綠。大量的狗肉攤、食品攤、水果攤和其他小商小販擺滿了崖前公路的兩側及田地里,熙來攘往的人們不斷向這裡聚集,共赴這節日盛會。

還是讓我帶領大家先遊覽一下美麗的飛雲崖吧!這裡的奇岩秀水、神木古寺一定會令你神往的。

掩映在綠樹叢中的便是飛雲崖正門牌坊,潺潺的秀水溪風光,紅牆、綠樹、碧水,相互映襯,格外幽深。飛雲崖下,煙霧繚繞,難得的陽光穿透茂密的樹葉投射下來,形成一縷縷淡藍色的光影,更加增添了這裡的神秘感。

節日期間除了有許多自發的娛樂活動外,絕大部分到這裡來的人都要到飛雲崖下去燒香拜佛,祈求神靈的保佑。善男信女們要從右邊的小石徑拾級而上,一步一步登上理想的聖殿。

飛雲崖下不寬的平台上有一尊高大的觀音菩薩佛像,僧人在那裡主持祭拜活動。走上平台,右邊有一清泉流出,天然的岩石圍成一口小井,井上置一瓷碗。這清泉清甜甘冽,常年不乾,被人們視為聖水,來到這裡的人們都要喝上一口,以求身心健康,平安長久。

生活在這裡的三大主體民族——漢族、苗族和革家人,他們和諧相處,共同祈盼生活美好、幸福安康。佛在心中,只要心中有佛,靈與不靈那在其次,只要向佛主表達了心中的意願,心靈就會得到安慰,心胸就會變得豁達,人生就會少去許多煩惱,一如那裊裊的青煙和縹緲的燭光,似乎都隨風飄逝,散入天際,了於心田。

飛雲崖飛雲崖

既為民間集會,傳統的娛樂節目那是少不了的。這不,飛雲崖下那塊不算太寬的平地就是人們表演的舞台,蘆笙舞、板凳舞、現代舞,舞姿優美;蘆笙曲、銅鼓聲,叫好聲,響徹古剎;年少的、年老的,紛紛獻藝,那熱鬧的場面令人流連。

畫眉鳥兒在滴翠的林蔭下歡快地鳴唱,主人們三五成群蹲在旁邊,或互相吹捧,或交流養鳥經驗,那怡然自得的神態,叫人好生羨慕。

每年的“四月八”與其說是一個民間集會,倒不如說是一個地方民間節日,那熱鬧的場面相比於春節或其他活動應該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飛雲崖景區地方狹小,哪裡能容得下從四面八方湧來三、四萬龐大的人流?於是人們不得不紛紛搶占有利地形,空地上只能是見縫插針,山坡上、路坎邊、廁所旁都是人們觀看精彩節目的理想場所。

一批批的苗族蘆笙隊向會場走來,他們為節日帶來了歡樂,帶來了喜慶,因而也倍受人們的歡迎。遺憾的是現在很難再見到穿著民族盛裝的年輕姑娘來看會了,主要是絕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的大都是“6160”部隊,會場中出現的當然大多是老人和小孩了。

自助指南

1、門票價格:30元/人;

2、開放時間:8:00—18:00;

3、交通指南:位於黃平縣城之東約12公里處,距鎮遠70餘公里,在黃平與施秉之間公路的路邊,從貴陽、鎮遠、施秉三地乘車前往都可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