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骨嗜酸性細胞肉芽腫

顱骨嗜酸性細胞肉芽腫(神經外科),嗜酸性細胞肉芽腫是一種病因不明、往往發生於外傷後的全身性骨病。起病初時常有低熱、局部腫脹疼痛。本病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後加用放療。單發者預後較佳。

流行病學

顱骨嗜酸性肉芽腫顱骨嗜酸性肉芽腫

好發於兒童和20歲左右的青年,男性較女性多見。顱骨為好發部位,病變多為單發,約占70—85%。

病理變化

病理變化及主要病變為骨組織內大量郎罕氏細胞增生,細胞分化成熟。其間並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和多數淋巴細胞、漿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浸潤。有時可見多核巨細胞,形態與炎性肉芽腫相似,故稱之為嗜酸性肉芽腫。骨組織內的病灶形成結節狀腫塊,呈灰紅或灰黃色,部分可有出血,質軟易碎,骨小梁被破壞,骨組織吸收,四周可有反應性新骨形成。

顯微鏡下觀

顱骨嗜酸性肉芽腫鏡下觀顱骨嗜酸性肉芽腫鏡下觀

在鏡下可見多種細胞成份,包括淋巴細胞網狀細胞、嗜酸性細胞、多核細胞纖維母細胞漿細胞等。

發展分期

(1)增殖期;(2)肉芽期;(3)黃色腫塊期;(4)纖維化期。

症狀表現

1.發病初期常有低熱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
2.外傷後或突然出現頭部疼痛性腫塊,病變可為單發或多發。
3.累及肋骨、股骨和骨盆等骨骼而出現胸痛、骨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

輔助檢查

1.疑本病行頭部X線攝片檢查。

2.了解病變與顱內關係,或有顱內高壓症狀,則可選CT掃描。

3.伴有身體其他骨骼病變者,則做相應部位骨骼X線攝片。

4.多發病變者行骨骼單光子束斷層掃描(SPECT)。

5.需手術者應以基本檢查為主。

診斷依據

1.常見於青少年,可有外傷史,頭部局限性腫塊,輕微疼痛,生長緩慢,常位於頂骨、枕骨及顳骨。
2.起病初期可出現低熱、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狀。
3.查血象白細胞增多和嗜酸性細胞增多,血沉加快。
4.頭顱X線片顯示局部顱骨缺損,呈園形或橢園形,邊界整齊清楚,無硬化,身體其他部位扁平骨也可能有類似病變。
5.病理活檢確診。

鑑別診斷

顱骨嗜酸性肉芽腫:嗜酸性肉芽腫是一種良性病變,多見於兒童和青年,也可見於其他年齡。男性多於女性。病變一般局限於骨骼,病灶多為單個,一般不累及皮膚或內臟。病人一般無明顯症狀,如病變破壞骨組織可引起疼痛。顱骨嗜酸性肉芽腫起源於顱骨的板障,並且同時向顱骨內外板同時膨脹,以向外板膨脹為主,邊緣較銳利。發部位為額骨,頂骨及顳骨。嗜酸性肉芽腫侵犯顱骨時,常見軟組織腫塊。CT常表現為顱骨骨質缺損或缺損區內鈕扣樣死骨。

1、顱骨動脈瘤樣骨囊腫:病變呈囊狀膨脹性骨質破壞,骨殼菲薄,破壞區一般可見多個含液囊腔,並可見液平面。病灶右肥皂泡狀外觀。
2、顱骨骨囊腫:以中青年多見,起源於骨內或骨膜下,常與外傷刺激有關。
3、顱骨骨纖維異常增殖症:好發於兒童及青年,男多於女。單發或多發,後者可伴有皮膚色素沉著,內分泌紊亂,女性可有性早熟,稱Albright征群。顱骨病變多見於額骨、蝶骨及顱底部。顱骨外板隆起,表面光滑,內板呈嵴狀。
4、顱骨表樣囊腫:又稱顱骨膽脂瘤,多見於青壯年,顱骨任何部位均可發生,主要位於中線四周,以額骨頂骨多見,起源於異位的外胚葉組織,也可以是外傷後的結果(與病史符合)。CT表現為病灶區板障局限性增寬,內外板膨出、菲薄或消失,缺損骨邊緣清楚。病灶常有完整的包膜,CT值高低不等,可為脂肪密度至軟組織密度,增強後無明顯強化。CT值常在-70—120HU之間。
5、顱骨皮樣囊腫:皮樣囊腫內為脂肪密度CT值多為負值,常在-15~10HU之間。
6、顱骨轉移瘤:發病年齡為中老年人,常可查出原發腫瘤,大多為多發,溶骨性、邊界不清,常出現軟組織腫塊,多呈累及內外板及板障的邊界不清的低密度骨質破壞區。常需要結合臨床病史。
7、顱骨單發骨髓瘤:好發於老年人,多呈廣泛性穿鑿性溶骨性破壞,累及內外板及板障,結合臨床Bence-Jones蛋白陽性或骨髓穿刺常可確診。
8、顱骨血管瘤 :典型者呈菊花瓣樣放射性骨針,可有骨膜反應。

治療原則

1.手術切除腫塊,顱骨缺損範圍大者,可同期行顱骨修補術

2.範圍大,多發者,行放射治療。

用藥原則

1.本病治療無特效藥物,如放射治療後白細胞降低,則使用促進白細胞增多藥物。
2.手術者術中出血多,則輸全血。
3.手術治療者,術後使用抗生素治療一周左右。

預防常識

1、本病為顱骨肉芽腫性病變,表現為顱骨破壞,取代之為軟性腫塊,部分病人發生於外傷後。

2、因其起病初期症狀輕,往往被部分病人忽略,如出現頭部輕微痛性腫塊,尤其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症狀者,應及時找有關專科醫師就診。

3、確診需病理活檢。

4、目前尚無一種藥物對本病有特效。治療主要採取手術切除腫塊,術後加用放療,也可單獨用放療。單發者預後良好。

療效評價

1.治癒:腫塊消失,症狀消失或明顯好轉,顱內壓正常。

2.好轉:腫塊縮小,症狀緩解或穩定。

3.未愈:腫塊增大或未變,顱內壓增高,症狀加重。

難點與對策

復發率較高是本病治療上的一個難題,儘可能的刮除病變組織是解決復發的最好辦法,不能徹底刮除者可配合放射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