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金鐘

顧金鐘

顧金鐘,天津市公安局大港分局海濱派出所一位普通民警。1993年,他遭遇意外車禍,顱腦損傷、高位截癱,被醫生判定終生離不開輪椅。但是,出於對事業的執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社會的感恩,憑藉堅韌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顧金鐘重新站了起來並重返工作崗位。妻子王欣更是不離不棄照顧17載,成就了這個平凡而偉大的“鋼鐵戰士”。他重揚生命之帆的事跡非常感人,他因此被授予“愛崗敬業的鋼鐵戰士”榮譽稱號、妻子王欣也被授予“傑出的人民警察妻子”榮譽稱號。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中榮獲全國孝老愛親模範稱號。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顧金鐘,男,42歲,天津市公安局大港分局海濱派出所民警。

顧金鐘,感動無數人的保爾式民警。18年前,他在執行任務途中遇車禍,造成顱腦損傷、高位截癱,被醫生宣判終生離不開輪椅,但妻子對他不離不棄,形影相伴;12年前,他憑藉鋼鐵般的意志站立起來,靠的是只要有一口氣,就要藉助雙拐一步一步地挪動,一定能夠站起來的信念;7年前,懷著對事業的執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社會的感恩,他重返工作崗位,拄著雙拐續寫傳奇的警察人生 。

1994年底,他拄著雙拐實現站立,2000年生活基本自理,並自學電腦準備重返工作崗位。為了做好上崗前的各項準備,他試著少喝水、減少上廁所的次數,並試著自己上廁所,試著連續幾個小時久坐不動,只為重新塑造他曾殘缺的警察人生。2004年3月,顧金鐘經多次向組織申請後重返崗位。

離開公安工作11年,對於顧金鐘來說,派出所里的一切都是全新的,他每樣工作都要虛心從頭學起。為了使派出所儘快建立起規範的檔案管理體系,他將上世紀60年代的老案卷翻出來,將部分泛黃髮霉、粘在一起的紙張小心翼翼地揭開,將散發著難聞氣味的檔案一頁頁地補好、再粘在新紙上,裝訂成冊。在整整4年的時間裡,他把1966年到1971年的珍貴舊檔案,近10萬人的信息重新整理、歸檔。

業務熟悉之後,他又主動申請多承擔一些工作,負責起了華北油田片區4600多戶、1.17萬多人的戶口管理工作。這些看似平常的工作,對於行走不便的顧金鐘來說卻要付出比正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重返工作崗位7年來,顧金鐘從沒因自己的困難向單位和組織提過一次要求,多次累得全身抽搐也沒有請過假,曾因少上廁所憋得膀胱腫大危及生命。7年時間裡,他錄入案卷、信息資料近25萬條,整理檔案2.5萬餘冊,辦理戶口事項3000餘件,接待民眾1萬餘人,民眾滿意率100%。

海濱派出所轄區有常住人口11萬餘人,每天除了保障所內民警業務檔案查詢外,顧金鐘還要接待民眾的來訪查詢。面對民眾,他總是微笑面對,設身處地為民眾著想,耐心細緻地解答每一問題。多年來,經他手查閱辦理的戶口事項無一差錯。 【聲音】

●“我能行!”——顧金鐘

【回音】

●“顧警官,您幫我們華北油田居民的孩子解決了戶口問題,不知怎么感謝您,現將從各地匯集的孩子們的照片寄給您,孩子們在照片背面寫上了名字和對您的祝福,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顧金鐘幫助符合條件的157個孩子解決戶口後收到的感謝信。

【數字】

●100%——6年時間裡,顧金鐘錄入案卷、信息資料近25萬條,整理檔案2.5萬餘冊,辦理戶口事項3000餘件,接待民眾1萬餘人,民眾滿意率100%。

人物事跡

重燃生命之火

顧金鐘1970年出生在大港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警校畢業後當了警察。然而,4年後的一場飛來橫禍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

1993年8月5日,顧金鐘駕車與另一名民警將一犯罪嫌疑人押往看守所。突然,前方出現了一輛違章貨車,沒等顧金鐘躲閃,車上探出的鐵管便擊中了他的頭部,巨大的慣性將他打出車外,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昏迷不醒。

經過幾個小時的全力搶救,顧金鐘終於從死神手裡逃脫出來,但診斷結果是顱骨骨折、額頭嚴重塌陷、頸椎粉碎性爆裂,導致高位截癱。

面對殘酷的現實,顧金鐘痛苦過、絕望過。但看到床邊平整的警服、親人期盼的目光,想到自己剛剛起航的警察夢想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顧金鐘暗下決心一定要重新站起來。

康復鍛鍊,對於顧金鐘來說,是一個漫長而異常痛苦的過程。由於長期臥床治療,剛開始,他連從床上坐起來都很不容易,有時渾身疼得幾乎讓他虛脫。不過,顧金鐘咬緊牙關堅持著,在妻子的幫助下,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這個簡單的動作。一個月、兩個月,他終於能夠坐起來了,漸漸地,能扶著床沿、牆面或者家具挪動幾米了。有一天,終於可以走路了,顧金鐘淚流滿面。

說是可以走路,實際上是藉助雙拐一步一步地挪動。但這看似尋常的一小步,卻邁出了顧金鐘重燃生命希望的一大步。

重揚生命之帆

為了讓顧金鐘站起來,岳父給他送來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鼓勵女婿戰勝困難;同事來家談心,給顧金鐘打氣加油;而妻子的不離不棄則讓顧金鐘首先從精神上徹底“站”了起來。

顧金鐘的妻子王欣是位堅強、賢淑、睿智的陽光女性,在大港油田總醫院是業務骨幹。丈夫受傷後,她也有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但最終選擇了堅守。

為了幫助丈夫康復,王欣擔起了丈夫的護士、心理醫生、營養師、按摩師、老師、陪練、導遊、司機等多重角色,買煤買糧、扛煤氣罐、洗衣做飯等一切家務落在她柔弱的肩上。為了照顧好丈夫,除了工作,王欣幾乎放棄了自己的一切愛好。

顧金鐘幾次向她提出分手的要求,王欣總是微微一笑,扯起了別的話題。長期的病榻纏綿和病痛折磨,使內向的顧金鐘性格更加抑鬱,有時失落到低點。每天除了看電視、聽廣播和讀報刊,封閉了心理,脾氣也變得異常暴躁。王欣為此專門求教專家,了解到要緩解顧金鐘的心理疾病,一定讓他儘量多地和外界接觸,與他人多交流,喚起對生活的熱情。

為此,王欣每天都堅持推著顧金鐘到室外活動,和周圍鄰居聊天閒談。節假日,她還帶顧金鐘到市區逛街購物,甚至駕車去北京、青島、西安、三亞等地旅遊。親戚和同事們的聚會,顧金鐘也願意去“應酬”了。漸漸地,顧金鐘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本來不愛講話的他也常常開起了玩笑。

“沒有妻子的鼓勵和堅持,就沒有我的今天。”顧金鐘心懷感激地說。

“假如在顧金鐘艱難的時候,我離開他,去找尋我的美滿,那我的良心一輩子不能安寧。”王欣對記者說。

用“保爾精神”激勵自己

“所里的同事去他家時,顧金鐘問得最多的就是所里的工作。”大港公安分局海濱派出所所長竇守強說,“按照政策,顧金鐘完全可以享受所有待遇,在家安逸地休養一輩子。可他覺得,只有工作著,才是幸福的,才有價值。”

2004年3月25日,是顧金鐘終生難忘的一天。經過再三請求,他終於回到了海濱派出所。根據顧金鐘的身體情況,所里安排他做一名內勤民警,負責檔案管理工作。

為了乾好工作,顧金鐘將倉庫里積壓的上世紀60年代的老案卷翻了出來。儘管有的已經泛黃髮霉,有的紙張都粘在了一起,甚至還散發著難聞的氣味,但他一頁頁地揭開、補好、再粘在新紙上,裝訂成冊。這一乾就是整整4年。後來在查尋檔案時,顧金鐘發現紙質的索引卡太慢了,他決定利用計算機輸入。有了這個想法,顧金鐘便每天坐在電腦前,將10萬餘張紙質檔案,一頁頁錄入到檔案管理系統。

竇守強告訴記者,看著顧金鐘用顫抖的手將檔案錄入微機時,我們都從心底敬佩他。要知道,他幹的活對於一個正常人也是非常艱巨的,但就是憑著那股不服輸的勁頭,他終於完成了。

踐行“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誓言

顧金鐘在工作上對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但他對人民民眾卻充滿了感情。他說:“人民警察為人民,我要對得起我身上的這身警服。”

業務熟悉後,顧金鐘並不滿足於管理檔案、接待民眾,又主動要求所長多分配一些工作。竇守強拗不過他,就把華北油田片兒的戶口管理交給了他。

海濱派出所管轄的華北油田戶口有4600多戶、1.17萬多人。由於工作性質比較特殊,這部分人戶口在天津市大港區,而人卻大都居住在河北、內蒙古等地,給管理工作帶來很大難度。顧金鐘接手後,首先把1萬多人的戶口底簿重新進行了整理,每天擠出中午休息時間錄入計算機,半年後每位居民的基本情況一目了然。

為了更好地方便民眾辦理各種戶口事項,顧金鐘還建立了華北油田常住人口專屬的QQ群,他每天晚上定時線上解答問詢、回復留言,公布戶口管理舉措,有時還與網友們線上交流,聽取戶口管理方面的意見建議。

今年3月,所里收到一個由河北省任丘市寄給顧金鐘的特快專遞,打開一看,是157張孩子的照片和一封感謝信。信上寫道:“顧警官,您幫我們華北油田居民的孩子解決了戶口問題,我們不知怎么感謝您,現將孩子照片給您寄過去,孩子們在照片背面都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對您的祝福,他們永遠不會忘記您!”

在重返工作崗位的6年多時間裡,顧金鐘錄入案卷、信息資料近25萬條、整理檔案2.5萬多冊、辦理戶口事項3000多件、接待民眾1萬多人,民眾滿意率100%,海濱派出所被評為市一級檔案管理單位。2006年,顧金鐘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迎來了人生和事業的又一個高峰。

戰友們都說顧金鐘是自己身邊的保爾,敬佩他、學習他。顧金鐘卻說:“我不是英雄,也比不上保爾。組織、戰友、親人給了我很多很多,可我為大伙兒做的,還太少太少。我現在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證明自己還行,對這個社會還有意義,活著還有價值,只希望來辦事的民眾會說,我是個稱職的人民警察,是個合格的共產黨員。”

成就榮譽

顧金鐘相片 顧金鐘相片

2005年,顧金鐘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

2010年6月,天津市公安局為顧金鐘記個人一等功。

顧金鐘夫婦將10萬元獎金捐贈給天津市公安局大港分局,作為幫扶困難民警的基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