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集鎮國小

顏集鎮國小

顏集鎮國小始建於1972年,學校占地面積9804平方米。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顏集鎮國小位於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偏西方向,顏集鎮國小始建於1972年,前身是墟溝大巷國小,占地面積9804平方米,環境優美,曲徑通幽,芳香四溢。一年四季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現有30個班,1654名學生,95名教職工,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名,獲市級以上榮譽30餘人,學校先後獲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和諧教育工作先進集體,六安市示範型視窗學校,連雲港市常規管理先進學校,六安市德育亮點學校,六安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六安市教科研先進單位,連雲港市“生本教育”實驗基地,六安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單位,連雲港市桌球、羽毛球傳統學校,連雲港市綠色學校……是六安市城東區教育系統一道亮麗的風景,是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信賴的東部城區第一所省實驗國小。

學校教學思路

學校立足“生本教育”,秉承“以人為本,以愛為源,為學生成長奠基,為教師發展鋪路,為學校發展改革”的辦學理念,圍繞“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三條主線,用先進的文化激勵人、塑造人、感染人,用科學的理念引導人、啟發人、陶冶人。全面推進課程體系最佳化、師生髮展評價、德育領域拓寬、“全效課堂”打造、校本教研提升五大工程,努力讓我們的校園成為學生揚起生命風帆的港灣,成為學生溫暖快樂的港灣,成為學生多彩激情的港灣,讓所有的孩子發揮他們的所有潛能並能變成一個會學習的人。
目前,學校正沿著“生本教育”理論的指引,行走在尋“未來教育”之根的道路上。著力營造一個飄逸著濃郁書香的校園,充滿詩意的精神家園,自由、和諧、情智共生的希望之園。

辦學宗旨

創造高貴而幸福的人生田中的教育,即人生教育――就是把為每一個田中師生創造高貴而幸福的人生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終極目的。高揚“教育――開啟智慧、養育精神、燦爛生命”的信念之旗:
1、教育是消除愚昧、貧窮與黑暗的偉大事業,值得終身為之奮鬥。
2、教育要遵從人道、澄明人性、亮美人心、陶鑄人格、滋養人生。
3.學校應成為精神的家園,書籍的王國。
堅守教育信念,讓學子因教育生出人性的芽,長出人情的葉,樹起人格的骨,開放靈魂的花,結好人生的果。

教學管理

顏集鎮國小根據當代小學生特點,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自律意識;並且利用大余是紅軍長征出發地、是贛南遊擊革命根據地這一有利的德育課程資源,重視對青年學生開展艱苦奮鬥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收到極佳效果。大余中學素以教學嚴、學風好、校風正著稱。大凡上課、早晚自習、複習、作業、測驗考試,都有具體規章制度。對學生有“日常量化管理”制度,對老師有“教學工作管理”制度。近年來,又在探索以學生為主體、以發展學生智力和技能為目的的教學改革中,以及在創新教育、素質教育、研究性學習等教學教改中,取得突出成績。亳州市國小以落實素質教育為宗旨,立足於科研興校,狠抓新課程改革,教學科研成績斐然。僅2004年和2005年,全校教師就在國家級、省級刊物發表教學論文200多篇,並有80多篇論文獲國家級論文評比一等獎。語文教研組承擔的國家“十五”計畫重點教育研究課題“創新寫作研究與實驗”順利結題並獲一等獎,出版的《呵護創新》一書獲 “全國中學語文教學十大科研成果”一等獎,校文學社刊物《二月花》被評為全國十佳文學刊物,兩年內有兩名學生被吸收為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出版了個人詩歌專輯和長篇小說。大余中學語文學科被評為贛州市“名學科”。學生學習成果在縣級以上獲獎和發表的,共有186篇次,參加省級數學、生物等學科競賽,28人獲省級以上獎,參加地市球賽、運動會獲獎共18次。學校目前有一個國家級課題,三個省級課題。如今,經歷任校長和全體教師的辛勤耕耘,努力進取,大膽探索,勇於創新,教學質量一直居全地市前六名。在教育這塊領地里,大余中學將繼續勇敢地開拓創新,不斷登攀,堅定不移地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力爭把大余中學辦成全省知名贛南一流的重點中學,讓大余中學的明天更加美好。

辦學目標

學校始終秉承“全面發展,協調發展,持續發展”的辦學目標,“讓校園充滿書香,讓生命浸潤詩意”的辦學理念,大力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以中華文化的博大來,薰陶和感染師生。為提高環境的以“雅”育“雅”功效,凸顯校園景觀課程化的理念,學校在校園內因地制宜建成了具有特色的靜雅文化區、童雅長廊、雅行景牆、博雅廣場等景觀,將國學、蒙學、國粹等內容圖文並茂地陳列其中。使師生在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地傳承民族文化精華,提高文化素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