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與可畫竹蘇子瞻詩後

題文與可畫竹蘇子瞻詩後

”3、《石室先生畫竹贊並敘》:“與可,文翁之後也。 文與可:宋朝墨竹畫家文同,字與可。 蘇子瞻:宋朝書畫家蘇軾,字子瞻。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題文與可畫竹蘇子瞻詩後
【創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世貞
【作品體裁】

作品原文

石室先生岷峨英,指端宛宛八法精。
墨池寫出淇園青,雪堂一老寰中豪。
胸中屈蟠金錯刀,渭濱派作北海濤。
天生兩奇令相值,半幅生綃斗秋色。
長離翔空舞玄翮,一舞一翮黃金鈞。
坐令篋笥煙雲新,寶之者誰緱山人。

注 釋

題註:蘇軾《東坡全集》卷九十四中,有三篇稱讚文同畫竹的文字:1、《文與可畫墨竹屏風贊》:“與可之文,其德之糟粕。與可之詩,其文之毫末。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皆詩之餘。其詩與文,好者益寡。有好其德,如好其畫者乎?悲夫!”2、《戒壇院文與可畫墨竹贊》:“風梢雨籜,上傲冰雹。霜根雪節,下貫金鐵。誰為此君,與可姓文。惟其有之,是以好之。”3、《石室先生畫竹贊並敘》:“與可,文翁之後也。蜀人,猶以石室名其家,而與可自謂笑笑先生,蓋可謂與道,皆逝不留於物者也。顧嘗好畫竹,客有贊之者曰:‘先生閒居,獨笑不已。問安所笑?笑我非爾,物之相物,我、爾一也。’先生又笑笑,所笑者,笑笑之餘,以竹發妙竹,亦得風夭然而笑。”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三十,《山谷書墨竹賦》:“石室先生以書法畫竹,山谷道人乃以畫竹法作書。其風枝雨葉,則偃蹇欹斜,疏棱勁節,則亭亭直上。此卷為劉克莊書墨竹賦,尤是當家,試一展覽,淇園秀色在目睫間矣。”
文與可:宋朝墨竹畫家文同,字與可。
蘇子瞻:宋朝書畫家蘇軾,字子瞻。
石室先生:文同(1018――1079),字與可,號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東)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進士。善畫墨竹,與蘇軾共同創立湖州竹派。
岷峨:mín’é,岷山和峨眉山的並稱。唐盧綸《送張郎中蜀歌》:“回首岷峨半天黑,傳觴接膝何由得。”宋蘇軾《滿庭芳》詞:“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清姚鼐《左仲郛浮渡詩序》:“然後登岷峨攬西極浮江而下。”一說岷為青城山;峨為峨眉山。
八法:漢字筆畫有側(點)、勒(橫)、努(直)、趯(鉤)、策(斜畫向上)、掠(撇)、啄(右邊短撇)、磔(捺),謂之八法。多以指書法。南朝·宋·鮑照《飛白書勢銘》:“超工八法,盡奇六文。” 唐·沉傳師《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員外題示》詩:“鏘金七言凌老杜,入木八法蟠高軒。” 清·馮桂芬《顧南林年丈七十壽序》:“工詩文,精八法,尤長徑尺外大字。”
雪堂:宋蘇軾在黃州﹐寓居臨皋亭﹐就東坡築雪堂。故址在今湖北省黃州市東。
屈蟠:盤曲。賈思勰《齊民要術·桃》引漢·衛宏《漢舊儀》:“ 東誨之內度朔山上有桃屈蟠三千里。” 唐·杜甫《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詩:“惆悵老大藤,沉吟屈蟠樹。” 宋·陸游《寄酬曾學士》詩:“小印紅屈蟠,兩端黃蠟塗。” 清·陳田《明詩紀事辛簽·孫承宗》:“作為文章,伸紙屬筆,蛟龍屈蟠,江河競注。”
金錯刀:古代錢幣名。王莽攝政時鑄造﹐以黃金錯鏤其文。此指寫字﹑繪畫的一種筆體。
兩奇:指畫竹大師文與可(文同字與可,號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及蘇子瞻(蘇軾的字子瞻,號東坡)。
生綃:未漂煮過的絲織品。古時多用以作畫,因亦以指畫卷。
緱山:在河南偃師縣。緱山仙子,指王子喬,因為他在緱山仙去,故云。“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間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餘年後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巔。'至時果乘鶴駐山頭望之不可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又謂王子喬曾至鍾山獲《九化十變經》以隱遁日月遊行星辰後以疾終。其墓在景陵戰國時有發其墓者見一劍正要取視其劍忽然上飛去。事見《太平御覽》卷六六五。

作者簡介

王世貞(1526-1590),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明·太倉(今江蘇省

王世貞王世貞
太倉市)人。自幼有才華,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進士,授刑部主事,屢遷員外郎、郎中,又為青州兵備副使。為官正直,不附權貴,官至南京刑部尚書。明朝中葉“後七子”主要代表人物,著名文學家、史學家。著述甚豐。有《弇州史料》100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