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破血流

頭破血流,頭打破了,血流滿面。多用來形容慘敗。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

基本信息

頭破血流
拼音: tóu pò xuè liú 簡拼: tpxl
近義詞: 一敗塗地、潰不成軍 反義詞: 馬到成功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解釋: 頭打破了,血流滿面。多用來形容慘敗。
出處: 唐・呂道生《定命錄・桓臣范》:“其如果偷兩千而去,至徐州界,其婢與夫相打頭破血流。”
例子: 你若在繼續頑抗下去,必定會碰得~!。
謁後語:
謎語: 首創
成語故事:唐僧師徒西天取經,見道士押著和尚在幹活,悟空對道士說這些和尚是他的親戚,道士同意讓他放一個走,和尚都想逃出道士的控制。悟空要求道士把這500和尚都放了,道士不乾。悟空取出金箍棒把道士打得頭破血流,把和尚全部放走。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頭打破了,血流滿面。多用來形容慘敗。
成語舉例:你若在繼續頑抗下去,必定會碰得頭破血流!。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血,不能讀作“xiě”。
成語辨形:流,不能寫作“留”。
成語辨析:見“焦頭爛額”。
成語謎面:首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