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狀金耳

頭狀金耳

頭狀金耳,層菌綱銀耳科真菌,可食用,分布於福建、湖南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頭狀金耳頭狀金耳

中文學名:頭狀金耳
拉丁學名:Tremella encephala Pers.
中文別名:腦狀銀耳
分類地位:銀耳目、銀耳科、銀耳屬

形態特徵

子實體比較微小,墊狀至半球形。近無柄而有狹窄基部,直徑0.5-1.5(2)cm,高2-7mm,外層硬膠質,淡黃色至淡黃褐色,表面粗糙具皺褶,近於腦狀。內部為肉質纖維狀白色的核心。乾後為暗棕褐色至褐黑色堅硬粒狀小塊。菌絲粗2.5-4μm,有鎖狀聯合。原擔子近球形,成熟時下擔子球形或倒卵形,十字形縱分隔,13-20μm×13-18μm,上擔子狹圓柱形,頂部膨大,35μm×2.5-4μm。孢子近球形至卵形,無色, 透明, 光滑, 9-11μm×7-9μm。

生活習性

馬尾松、粵松等針葉樹落枝上單生至群生或叢生,與血痕韌革菌(Stereum sanguinolentum)伴生或生於其上。

分布範圍

福建、湖南等。

用途

可食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