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貞門

順貞門

順貞門是故宮御花園的北門,是內廷中路的最北端,外面即神武門,因而是由北進入內廷的重要通道,無故不得開啟。此門始建於明代,初名坤寧門,後改“順貞”,寓順和貞節之意。

基本信息

簡介

順貞門夜景順貞門夜景

順貞門與皇極門並稱琉璃門之冠。 順貞門位於內廷中路北端,為御花園之北門。

始建於初,原稱坤寧門。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因坤寧門移至坤寧宮後北圍廊正中而改稱今名。

順貞門為隨牆琉璃門3座,每座均安雙扇實榻大門(見實榻門),每扇門縱橫各9顆門釘

門外為北橫街,隔街與神武門相對,門內南向正對承光門,門左右各有東西向琉璃門1座,名延和門、集福門。

此3座門間以琉璃頂矮牆相連,在順貞門前圍合成一座袖珍院落。

功用

順貞門在故宮的位置順貞門在故宮的位置

順貞門乃內廷通往神武門之重要通道,無故禁開。

皇后赴西苑先蠶壇行祭祀禮或去往圓明園壽皇殿等處均出入此門,皇帝有時亦經此門出入。

此外欽安殿道場之期,隨時啟閉以供道士進出,但須嚴行稽查,不許閒人出入。

明代若逢宮人病故,棺槨從順貞門右側之門送出。

清代後宮親族女眷曾奉旨會親於此,選秀女亦進此門。

現建築完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