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包

(2).暗中更換。 他們這次所運的槍,就是頂包。 《中國內亂之因》:“有了這兩個疑點,那末這批軍火,不是私運,便是頂包。

概述

dǐng bāo ㄉㄧㄥˇ ㄅㄠ
頂包(頂包)

詞語解釋

(1).謂服勞役,當苦差。 明 徐渭歌代嘯》第一出:“我就斷了這瓠子種,又何妨?我便頂包、化緣、撇鈸、說因果,也過了這日子,莫不只有園子好種。”
(2).暗中更換。 孫中山 《政府扣留的不是槍械是私運軍火的丹麥船》:“第二批槍枝到了,然後才用軍政部的護照,才對你們說槍枝到了。他們這次所運的槍,就是頂包。現在頂包已經是穿了。因為這個原故,政府便要查究。” 孫中山 《中國內亂之因》:“有了這兩個疑點,那末這批軍火,不是私運,便是頂包。”
(3).替罪的意思,本來這事不是某人所為而卻由他代人受過,以掩蓋真相。比如有錢人犯事了,出錢叫一個人來當替罪羊,這就叫頂包。常有“頂包者”“頂包案”的說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