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手冊

音樂欣賞手冊

這是一本指導音樂愛好者欣賞音樂的通俗讀物,全書共約一千五百個條目。它是廣大音樂教師,大、中學生和文化宮(館、站)幹部豐富音樂知識,擴大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欣賞水平的良師益友,也是專業音樂工作者可以參考的綜合性工具書。在音樂藝術世界裡,中外作品浩如煙海,音樂家眾如繁星。

基本信息

目錄

封面

怎么欣賞音樂

音樂作品欣賞

中國古代歌曲

關山月

胡笳十八拍

陽關三疊

念奴嬌·赤壁懷古

古怨

楊州慢

蘇武牧羊

木蘭辭

滿江紅

中國近現代歌曲

好朋友來了

可憐的秋香

賣布謠

五四紀念愛國歌

湘纍

教我如何不想他

海韻

我住長江頭

抗敵歌

旗正飄飄

漁光曲

畢業歌

賣報歌

碼頭工人歌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鐵蹄下的歌女

義勇軍進行曲

救亡進行曲

背後編九一八小調

打柴歌

保衛馬德里

救國軍歌

熱血

松花江上

打回老家去

犧牲已到最關頭

馬兒真正好

大刀進行曲

長城謠

游擊隊歌

抗日軍政大學校歌

故鄉

丈夫去當兵

在太行山上

到敵人後方去

延安頌

二月裡來

……

中國民歌

中國大型聲樂作品

外國歌曲

外國大型聲樂作品

器樂作品欣賞

民族器樂曲

提琴獨奏曲

鋼琴獨奏曲

室內樂

管弦樂曲

協奏曲

交響曲

歌劇、舞劇音樂欣賞

歌劇

舞劇

音樂家介紹

作曲家

歌唱家

演奏家

指揮家

附錄

常用音樂術語

中國音樂盛會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歌舞節日

國際音樂比賽

國際音樂節

外國著名演奏團體

民族器樂曲的標題命名

西方現代音樂簡介

書摘

牧馬之歌 石夫詞曲。作於1958年。這首男聲獨唱歌曲,曲調健美而豪壯,富有舞曲特點,短小精練,具有廣泛的民眾性。歌詞按從早到晚的順序描繪了哈薩克牧馬人的生活,表達了主人公對馬群的熱愛和對家鄉的讚美。歌曲吸取了冬不拉的音調和民間樂曲中雙句反覆的樂段結構形式。旋律富於民族特色,手法簡樸,歌曲中6音的重複和環繞它所形成的歌腔尤為突出。副歌中的虛詞襯句由第:樂句派生而來,但以一種變唱的形式對比了前後的情緒,更為活躍

和歡快。

聽媽媽講過去的事情管樺詞,瞿希賢曲。發表於1958年《兒童音樂》創刊號。這首可以獨唱,也可以齊唱的敘事性兒童歌曲,曲調優美動聽,感情深切真摯。全曲是一個有再現的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幸福的農村夜景:明月當空,孩子們圍坐在豐收的谷堆旁,傾聽媽媽講故事。曲調優美、寧靜,節奏較舒展。中段敘述了舊社會的痛苦生活,曲調起伏較大,音程的大跳以及切分的運用,表現了一種悲憤控訴的情緒。兩句相同的曲調反覆了四次,不僅加強了敘述性的口吻,也使得音樂素材簡練、集中,易記易唱。在1980年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歌曲評選中獲一等獎。曾被改編成小提琴獨奏曲。 岩口滴水 任萍、田川詞。羅宗賢曲。它是一首女高音獨唱的抒①歌曲’曾於1959年第七屆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上獲獎。歌曲音域寬廣,旋律優美抒情,具有雲南民歌的風格,採用羽調式和三部曲式。表達了祖國邊疆的青年男女在社會主義勞動中建立的純真感情。前段是抑揚起伏的民歌曲調。 中段的旋律歡快而熱情,抒發了對參加公路建設的“阿哥”的深厚情誼。 後段再現了前段的音樂,結束在

頗為輝煌的高音上。

請茶歌 集體詞,解策勵曲。 這首女聲獨唱歌曲寫於五十年代末。詞曲均分兩段。歌詞以寓意手法,含蓄而清晰,以頂風斗雨、茁壯成長在井岡山巔的香茶比喻當年紅軍的革命精神。歌曲一開頭則借用了當年革命民歌“興國山歌”的音調,高亢爽朗,樂觀而自豪。“同志哥,請喝一杯茶啊……”親切而又熱情,表現了井岡山人憨厚純樸、深切誠摯的感情。第二樂段採用宜春評話中說唱風格的音調,敘說性強,節奏跳動而充滿活力,其中有二、三拍子交替,頗具特色。音樂由敘說、激動,回復到歌頭親切熱情的氣氛中,變化再現了曲首的音樂主題。”啊”的襯腔,進一步抒發了豪放的革命情感;堅定有力的結束句。顯示了井岡山人對革命前途充滿必勝的信心。 歌曲的旋律柔而有剛,一氣呵成,音域不寬卻抑揚分明,注意了感情表達的連貫性、深刻性,也注意了音樂形式的民族性、通俗性。它在聽者心中引起共鳴,喚起人們繼承革命傳統,永葆革命青春的熱切願望。

洞庭魚米鄉白誠仁編曲。寫於1959年。早在1956年夏,曲作者第一次到洞庭湖區深入生活,當時正值根治水患之後,合作化高潮之際.那黑黝黝的土地。金燦燦的谷穗,舉目無邊的平原,雲水相連的湖面,揚帆的船隊,豐富的水產,農民們抒暢的心、歡笑的臉,湖區是那樣地生氣勃勃,真是個魚米之鄉。這一切給作者印象太深了!作者還在那裡學習湘中、湘西一帶農民所愛用的高腔山歌唱法,尤其是湖區漁歌《打樂樂冬》和《朝拜香》,找到了表現上述生活感受的好素材。前後經過三年左右,才寫成這首歌曲。歌唱家何紀光運用了民間的高腔唱法,更使歌曲的意境得到升華。全曲分三段。第一段是遼闊高亢的慢板山歌,猶如遠望湖區百里全貌,開闊優美,富於詩意。第二段是流動活躍的中板號子,猶如置身於船隊、園田的勞動場面,朝氣蓬勃,富於生活氣息。第三段回到第一段山歌,歌聲漸漸隱去,既描繪了白帆遠影的湖光景色。又刻劃了湖區人民熱愛家鄉的純樸感情。

奮發圖強西彤詞,劉福安曲。作於1960年底。歌曲反映了我國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艱苦奮鬥,勤儉建國的革命精神,主題鮮明,曲調高昂,節奏鏗鏘,結構嚴謹。為了突出歌曲的中心思想,作者採用了三部五部曲式(A B A B A)。A段主題的多次出現,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每句結尾都用四分休止符作停頓,節奏短促有力,猶如一句句口號聲,與歌曲所表現的內容極為吻合。合唱部分,運用二重卡農的手法發展了主題,使音樂更為熱烈激昂,得到很好的合唱效果,唱出了中國人民的心聲,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志氣。

我們走在大路上 李劫夫詞曲。1963年發表的這首歌曲,正是六十年代初我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團結一致, 奮發圖強的革命精神的寫照。歌曲採用主、副歌形式。主歌部分音樂跌宕、流暢。第一句從較低的音區向上進行,表現了雄大的氣概。第二句比較連貫、柔和,收攏並轉為步伐的節奏。 副歌部分音調高昂,節奏鏗鏘,將進行曲音樂推向了高潮。歌曲語言凝練,結構嚴謹,引人奮發向上.曾在全國廣為傳唱。

高舉革命大旗 蘆芒詞,孟波曲。作於1968年春。歌曲表達了新中國青年一代決心繼承光榮傳統的豪情壯志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首歌曲是帶再現的二部曲式:第一段從大調開始,弱起節奏,大跳音程和強拍上符點的運用,表現了新時代年輕人朝氣蓬勃、一往無前的精神面貌;第二段從小調開始,再轉回大調,級進音程的模進和附點的運用,表現了年輕人克服困難;不怕犧牲,爭取勝利的堅定意志。歌曲形象鮮明,主題集中,音樂語言樸素明快,具有開朗豪放的性格。音域寬廣,波浪式起伏的旋律和進行曲式的節奏相結合,使歌曲富有時代氣息和青春活力。多年來,它激勵著有志的革命青年,為保衛祖國、建設祖國而獻身。今天,它將繼續鼓舞八十年代的青年人為建設“四化”而奮鬥。

俺是公社飼養員楊子彬詞,穆傳永曲。作於1961年。曲作者以遼南皮影戲音樂中頗具特色的“三頂七”旋律片段為音樂素材,鮮明生動地塑造了一個純樸開朗、愛社如家的公社飼養員的形象。音樂具有濃郁的東北民間色彩和鄉土氣息。歌曲屬於帶有再現因素的三部性結構。第一部分是包括兩個六小節樂句的平行結構的樂段,在“飼養員”的“員”字上,採取一般歌曲少有的十度大跳和加上一個小甩腔的手法,突出地刻劃了飼養員樂觀的性格和勞動的自豪感。第二部分的旋律更加緊湊活躍,頻頻出現的十度、八度的寬音程大跳,一小節一變奏、兩小節一重疊和後半拍起的分句法,以及“哎咳喲”等襯詞甩腔的運用,不斷地把情緒向高潮推進。採用這些手法,不僅增添了音樂發展的動力,取得和第一部分的對比,而且進一步揭示了飼養員性格中詼諧風趣的一面。第三部分是尾聲,也是全曲的高潮。它綜合了第一、二部分的音調和節奏因素,採取節奏緊縮、高低聲部呼應等手法,同時將富於特性的大跳揉合在其中,保持了風格的統一,以更為激情的旋律和節奏型,表現了飼養員崇高的思想境界。

社員都是向陽花張士燮詞,王玉西曲。這首歌自1962年秋創作發表後,很快就傳遍全國。歌詞具有純樸的民歌風,把公社與社員比作藤和瓜、太陽和向陽花,新穎貼切而又通俗易懂,表現了社員歡快的感情和熱愛集體的精神面貌。歌曲以河北民歌的音調為基礎,採用起承轉合性的結構,節奏輕快,旋律流暢。前兩句開朗、明快,使音樂具有生動歡悅的情趣;中間兩句優美而親切;最後兩句則奔放有力。結束句是全曲的高潮,用了一個拖腔,情緒飽滿昂揚,洋溢著一種自豪感。曾於1965年被評為優秀歌曲。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周郁輝詞,寄明曲。作於1962年。系兒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題歌,原名《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1978年被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歌曲的結構是二部曲式。開頭四句歌詞概括了少先隊員愛祖國、愛人民,決心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誓作共產主義接班人的思想和情操,曲作者用明朗的大調性、寬廣的節奏、經常從弱拍起的靈活多變的句法,和上下起伏度較大的旋律線條,刻劃出少先隊員昂首闊步、豪邁剛強的英雄形象。中間四個短句,同樣處理得果斷堅定,鏗鏘有力。末句“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是全曲的核心和高潮,為了給它作好鋪墊,曲作者把前一句歌詞“向著勝利勇敢前進”,用不同的曲調重複了三次,把音樂逐步推進,使最後一句高潮得以突出,從而成功地塑造了共產主義接班人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