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石渠

韓石渠,女,出生於1871年,江蘇鎮江人,橋樑專家。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韓石渠(1871—1946),江蘇鎮江人。橋樑專家茅以升母親。

生平經歷

韓石渠出生於鎮江一個書香家庭,自幼好學,很小就能做詩撰文。韓石渠的父親曾是清末舉人,當過幾天官,同茅謙相熟,經常在一起飲酒做詩。一次,因為小人的誣告,韓先生被關入監獄,石渠當年才十四歲,為了救父親,她寫了一份申冤信,信寫得入情入理,感動了當地的官吏,父親很快被釋放了。這一故事傳出後,韓石渠成了當地名人,提親的人多了起來,茅謙也是其中之一。由於茅謙在鎮江也小有名氣,可謂門當戶對,婚事很快定了下來。茅乃登滿19歲,韓石渠21歲時兩家辦了喜事。於1946年1月5日不幸在重慶與世長辭。

人物逸事

韓石渠教子有方,勤儉持家,深得長輩親友的喜愛和賞識,丈夫乃登也對她非常好。茅家有關韓石渠的故事不少,除了她少年救父外,中年家中遭遇火災的事情也是茅家經常提起的,可見這是茅家一件大事。
火災發生在1907年夏天。發生火災是在晚上,乃登不在家,韓石渠侍弄孩子睡覺後就邊做針線邊等丈夫歸來。因為太過疲倦,她不知不覺睡著了。沒想到就在她躺下的時候,胳膊肘打翻了油燈,火燒起來她都沒有發覺,直到火勢已經很大燒著了蚊帳她才驚醒。石渠自己被嚴重燒傷。發生火災後,石渠一度非常自責自卑,心情萬分沉重,多次試圖自殺。八個月後她的眼睛慢慢可以看見東西,但相貌被損毀得很厲害。於是家裡人把所有的鏡子都藏起來,怕她照鏡子看到自己。但有一次她去鄰居家串門,鄰居家有一面穿衣鏡,她從鏡中瞥見自己可怕的面容,稀疏的頭髮和帶著疤痕的臉,她被自己的樣子著實嚇了一跳,從此更想自殺。她覺得對不起丈夫,她想自己死了以後丈夫可以找一個年輕相貌好的女子,這種想法縈繞於腦際很長時間。一天石渠終於下定決心,她趁家人不注意,自己偷偷上街買回鴉片膏,把鴉片膏藏在抽屜里。到了晚上,石渠像往常那樣服侍丈夫睡覺,並讓孩子們上床。但細心的丈夫發現石渠說話與做事有點怪異,每樣動作都有些刻意,每句話重複好幾遍,與往常的石渠的性格不太相同。乃登於是起了疑心,就盤問妻子,但妻子死活不肯說什麼,乃登就把所有的房間翻遍了,最後找到了鴉片膏。乃登十分自責,他哭著責怪自己沒有照顧好妻子,讓她有了輕生的念頭。石渠被丈夫的真誠所感動,從此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教育子女

韓石渠教育子女很有一套,幾個孩子都在她的管教下非常有出息。她對子女關心卻不溺愛,看問題一針見血,關鍵時刻堅持原則,決不讓步。她的一些至理名言也常被後人提起。她的孫女於美回憶說:“當時家庭生活不太富裕,祖母韓石渠常對我們說:別人家吃的東西豐富,穿戴得齊整華麗,但他們因為來得容易,反而認為受之當然,囫圇吞棗,不知其味。而我,每得一點美食,每穿一件新衣,都要仔細品嘗,慢慢觀賞,得到的快樂要勝過他們多多的呢。”

詩詞作品

韓石渠詩詞寫很不錯,但留下來的作品不多。1944年,抗戰尚未結束,石渠住在重慶黃桷椏二兒子以升家裡,她送給去西南聯大上學的孫女茅於美一首小詞,鼓勵孫女上進,也道出了人世的悲涼、戰爭的殘酷:
一生辛苦,業就家成,驀然霹靂盡灰塵。恨也徒然,怨也徒然,幸而落了個子孝孫賢。
生長名門,天生美質。專心向學已成名。望爾圓通,望爾珍重,將來希望你耀祖榮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