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成

韓旭成

韓旭成,1962年生於河北邯鄲, 2000年 定居北京, 職業畫家 。

基本信息

作品

韓旭成的部分作品

2002年 《澳門回歸》油畫展 中國澳門

韓旭成 韓旭成

2002年 上苑畫家工作室開放展 中國北京

2002年 當代油畫拍賣會 中國北京

2003年 今日美術館舉辦《青年油畫展》 中國北京

2003年 “少勵畫廊”舉辦個展 中國北京

2003年 “茶馬古道”舉辦個展 中國北京

2004年 中國當代油畫展 中國北京

2004年 “十成十”當代藝術展 中國宋莊

2005年 “宋莊十年邀請展” 中國宋莊

2005年 “江山如此多嬌”展 中國北京

2005年 “人間煙火”視覺藝術展 中國宋莊

2005年 首屆中國宋莊文化藝術節 。

藝術之路

韓旭成和方力鈞、張林海都是少年時代一起畫畫的髮小,也曾一起報考美術學院,雖然韓旭成沒有如期考上美術學院,但韓旭成並沒有因此放棄畫畫,並幾十年如一日地勤勤懇懇畫到今天。而且因為畫畫,生活過得十分艱難,以致他與前妻分手,獨自帶著一歲的兒子和四歲的女兒。最令人感動的是,十幾年過去了,韓旭成以一個光棍之身又當爹又當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兩個孩子養大成人,並且自始至終筆耕不輟。韓旭成的善良、質樸、勤懇,猶如北方的土地和大白菜,他在農村長大,自然對土地和大白菜有著說不出的感覺,也許這和他的藝術從畫大白菜開始有點關聯。

那時,韓旭成住在京郊北40公里的上苑農村,畫室和居室就是農民的房子和院子,院子不小,韓旭成又是勤快人,養孩子和畫畫之餘就在院子裡種菜,豆角、蘿蔔、茄子、西紅柿,當然少不了“白菜”。韓旭成最早畫的白菜就是地里的嫩綠的白菜,像大畫幅的寫生,不久韓旭成把白菜碧綠的葉子充滿畫面,以直接、純樸的方式描繪白菜葉子的每一個細部,那種過度鬱鬱蒼蒼和生機勃勃的感覺,讓畫面中的白菜開始脫離“栩栩如生”的感覺,你想啊,一平方米多個頭的大白菜,而且還局部,還碧綠碧綠的,多假呀!但是,藝術也許就在這兒被韓旭成觸摸到了,他畫他心中的白菜——那個把自然的白菜變成塑膠一般白菜的世界,也許更真實,更接近今天越來越遠離自然的這個現實性。

搬來宋莊小堡以後,韓旭成的“白菜”發生了“質變”──從“鮮”到“乾”,那時你如果去韓旭成的工作室,可以看到他的窗台上擺滿了乾枯的白菜。此後很多年,韓旭成一直以刻苦的精神沉寂在乾枯白菜的描繪中,艱難地尋找著自己的感覺。幾年後,韓旭成的“白菜”發生了另一次“質變”──從“乾”到“爛”,初期還像是腐爛的白菜,後期越來越像動物的內臟, 像是無休止泛濫的肉感欲望。確實,畫面與白菜無關了,但是,韓旭成是通過白菜的新鮮——乾枯——腐爛的過程,來體會和表達他感覺到的這個世界和社會變化的。或者說,在急速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文化價值的破碎,信仰的普遍失落,使中國迅速地進入了一個畸形的消費時代,人心浮躁,物慾橫流,斑斕的物質世界掩蓋的是貧富懸殊,和諧的口號粉飾不了激烈的社會矛盾……這種“艷若桃李”表象下“潰爛”的社會現實,帶給韓旭成,乃至帶給每個敏感的藝術家以困惑、憤懣、無奈,以至於韓旭成和那些敏感的藝術家,不使用噁心形象,就不足以表達他們心中的憤懣和無奈。這是當代藝術中多有“不美”形象出現的原因吧,與傳統藝術相比,當代藝術更強調直面慘澹的人生,更少粉飾成分。韓旭成如此直接和大規模地把“動物的下水”當做“重大題材”來畫,也是一種創作。而且岩漿般洶湧的內臟,如橫流的物慾,油膩膩,粘糊糊,爛呼呼,滿噹噹,向人們湧來,也是一種視覺刺激。

近幾年,韓旭成努力把爛呼呼的內臟畫得象寶石一般的感覺,“潰爛之處,艷若桃李”,其實,“爛”和“絢”本身都簡單,難在桃李和潰爛之間的那種分寸感,韓旭成如果能把這種複雜和分寸感覺表達得更到位,他的藝術就會更上一層樓。同時,爛和絢麗的分寸感,也是一種對現實真實更深刻的體驗。

中國小堡村當代藝術家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