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約

韓文約

韓遂(永和年間-215),字文約,金城(治今甘肅永靖西北)人。漢末群雄之一。初聞名於西州,被羌胡起義軍劫持並推舉為首領,以誅宦官為名舉兵造反,聚眾十萬,先後擊敗皇甫嵩、張溫、董卓、孫堅等名將,後受朝廷招安,擁兵割據一方長達三十餘年。曾與扶風人馬騰結為異姓兄弟,後因馬騰挑釁,二人關係破裂。袁、曹相爭之際,馬騰、韓遂被鍾繇說服,歸順於曹操。後馬騰入京,留其子馬超統領部隊。馬超推舉韓遂為都督起兵反叛曹操,為曹操所敗,韓遂逃往涼州,又被夏侯淵所敗,病死,死時已七十餘歲。

韓文約 即韓遂(文約是他的字)

個人資料

字 文約
終屬 韓遂
籍貫 【涼州】金城郡 【今甘肅永靖一帶】
官至 征西將軍
曾效力過的勢力 韓遂 魏

韓遂 - 簡明歷史傳記

韓遂,字文約,涼州金城(今治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境內)人。本名韓約,與督軍從事邊允俱為西州名士,其父與曹操為同年孝廉。韓約早年奉計進京,勸大將軍何進誅殺宦官,何進不能採納,韓約恐為宦官所害求歸。正趕上涼州李文侯、北宮玉等人造反,殺了金城太守陳懿,劫持了韓約邊允並推舉他們做首領,自此開始了韓遂的叛亂生涯,被迫反漢後,韓遂成為朝廷之通緝犯,最終被朝廷稱為“反賊”,並遭到朝廷的出賞金追殺。因此,只能改“約”為“遂”,並且最終也不得不舉起反漢的大旗,成為起義軍的首領。以誅殺宦官為口號的叛亂軍征服了西州諸郡,聚眾十萬,天下騷動,又先後擊敗了名將蓋勛和皇甫嵩,後因天降隕石軍心不穩的原因為張溫所破,敗走榆中。次年韓遂殺了北宮玉、李文侯和邊章,併吞並了他們的所有軍隊,再次聚眾十萬,進圍隴西,得到隴西太守李相如酒泉太守黃衍等人的回響,漢庭命涼州刺史耿鄙率六郡之兵討伐韓遂,卻在進軍中發生叛亂,耿鄙被殺,韓遂軍又得到耿鄙的軍司馬馬騰以及漢陽豪強王國的回響,攻下漢陽、韓遂馬騰等人又推舉王國為首領,進攻陳倉不下,士卒疲憊撤軍西歸,被皇甫嵩追擊大破,斬首萬餘級,事後歸咎責任,韓遂馬騰殺了王國,又劫持了漢陽名士閻忠為首領(說賈詡有良平之奇的那個人),不久閻忠憤恨而死,韓遂等人為了爭奪領導權發生了內訌,西州叛亂軍就此分裂。
至董卓入關,邀韓遂馬騰等老冤家共謀山東,韓遂接受了董卓的招安,被封為鎮西將軍,遣還金城。後董卓被殺,李郭攻破京師,馬騰有私事求李傕不獲,聯合馬宇、劉焉(和他倆兒子)、杜稟(因為和李傕郭汜手下的賈詡關係不好所以幫馬騰守槐里結果被殺了,奇怪的人==|||)等襲長安,韓遂聽說之後東下勸和,和馬騰部隊會合之後馬上改變了立場,站到了馬騰這邊,與李傕的侄子李利和郭汜樊稠軍戰於長平觀,大敗。撤退時韓遂和來追擊的同鄉的樊稠套起了近乎,得以撤軍(而且導致樊稠被殺)。後來李傕郭汜再次招安韓遂,封為安羌將軍。撤到涼州之後,韓遂與馬騰結為異姓兄弟,開始的時候特別親密,後來因為部曲間的磨擦,馬騰先率兵攻擊韓遂,韓遂不肯示弱,合眾反撲,重創馬騰,殺了馬騰的妻子和兒子,並把馬騰驅逐出了涼州。這時馬騰韓遂已經成了仇敵,連兵不解。至曹操時代,韓馬關係在鍾繇和韋端(韋康他爹)的勸說下得到了緩解,馬騰被封為前將軍,西屯槐里,算是和韓遂拉開了段距離,韓遂也被封為征西將軍,並趁此機會恢復實力。曹袁相爭時,韓遂在楊阜的勸說下決意助曹。而後馬騰被曹操封為衛尉,全族遷到了鄴城,只留下了他的兒子馬超統領他的部曲,韓遂從此開始和他曾經義弟的兒子打交道。、
也是此時韓遂老家金城附近發生了騷動,武威太守張猛(張奐的兒子)殺了雍州刺史邯鄲商,韓遂主動上表平亂,不費吹灰之力滅了張猛,進一步擴充了自己的實力,而當他回來時發現馬超聯合關中的八部軍閥正打著自己的旗子反抗曹操,多年之後韓遂又一次被脅迫造反,應馬超之邀率軍至華陰做了關中聯合軍的都督。韓遂、馬超率關西聯軍十部號稱十萬,分據潼關及附近渭河口、黃河西岸一帶,附近馮翊、弘農兩郡縣邑紛紛回響,關中小軍閥劉雄鳴不肯反叛,被馬超擊敗,獨自潰降曹操。曹韓雙方夾關而峙,曹操渡黃河時差點死於韓遂的半渡截擊之計,渡河之後依靠婁圭的冰城之計韓遂聯軍不能取勝,割地請和,曹操不準,關中軍又在賈詡的離間計催化之下大敗潰散,韓遂馬超敗逃涼州。韓遂家眷被曹操所殺。
其後馬超在韓遂的幫助下再破涼州,不久又因楊阜等人造反再次敗亡,投奔張魯,從張魯處求兵出祁山意欲再圖涼州。韓遂回響馬超從金城出兵屯興國氐王楊千萬處,馬超卻意外退兵,韓遂被追擊馬超的夏侯淵擊敗,敗走西平,又趕上自己女婿閻行造反,韓遂利用自己在羌氐人民中的威信迅速組建了羌、胡數萬人的部隊將閻行趕出西平。這也是韓遂一生最後一戰,不久之後韓遂病死西平,死後被田樂、陽逵割下首級送給曹操邀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