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幕俠

韓幕俠

韓慕俠(1877-1954),又名金鏞,天津蘆北口人。自幼習武,13歲從師周斌義習少林拳。後拜師張占魁習形意拳、八卦掌,技藝精湛。1916年到華山投應文天學藝多年。1912年在天津河北創辦武術館(1919年改名為韓慕俠武術專館)。1916年在天津南開學校任教期間,結識周恩來,並授拳於周,兩人關係密切。1918年,隨師張占魁等赴京,在六國飯店擊倒號稱“世界第一大力士”的俄國人康泰爾,其事跡在當年京、津多種報刊中多有記述。1927年,任天津市武術團教官。晚年棄武行醫,後因病去世。傳人有郭書蕃(1893-1985)、子韓琦等。

基本信息

簡介

韓慕俠出生在天津靜海縣河衛南窪白村一個貧苦農民家裡,原名韓金鏞。武術家霍元甲也是靜海人,韓慕俠從小長得身高力大,五六歲便隨他的外祖父學習迷蹤拳,自幼打下良好的武功底子。十六歲時,在一位鏢師的推薦下,韓慕俠拜名震京津的武術家張占魁為師。

學藝之旅

從師張占魁是八卦掌宗師董海川的八大弟子之一。他的八卦掌功夫疾如閃電,快似流星,人稱“閃電手”。
韓慕俠師從張占魁後,猶如魚兒得水,夜以繼日勤學苦練,功夫大進。由於韓慕俠好鬥好勝,天不怕,地不怕,加之長得身材挺拔,儀表堂堂,大家送給他個綽號:“玉面虎”。
韓慕俠隨張占魁學習八卦掌的同時,又隨同張占魁的好友“單刀李”李存義學習形意拳。
韓慕俠20多歲時,功夫日臻成熟,名聲也越來越大,但是,他並不滿足,為精益求精,韓慕俠決定尋找八卦一門的應文天。
應文天,人稱“應俠”,傳說和董海川是師兄弟,同是八卦掌師祖紅蓮道人和鐵拐道人的高足,一直隱居。
韓慕俠隨應文天一直苦練武功四年多,深得真傳。一天晚上,應文天對韓慕俠說:“你來這裡四年有餘,我已將八卦絕技悉數都傳授與你,了卻一樁心愿。”接著應文天為其改名,把韓金鏞改為韓慕俠,就是期望他能象民族英雄岳飛,戚繼光那樣,為國為民,成就一番事業。
韓慕俠先後拜了九位老師,而應文天被尊為九師之首。應文天去世後,他為其守孝49天,並將“應俠老師之神位”的靈牌供奉家裡,逢年過節,必親自焚香叩拜,虔誠至極。

事跡

擊敗康泰兒

1918年,俄國大力士康泰爾來到中國。康泰爾身高近2米,聲言力能舉鼎,他除力大無窮外,還精通拳擊術,自詡天下無敵。為達到稱雄世界的目的,康泰爾環球旅行,每到一個國家,先是武技表演,再進行拳擊和搏擊比賽。不到兩年功夫,他打遍歐美等46個國家,沒輸掉一場。於是,康泰爾得到了“震環球”“世界第一大力士”的美譽。中國是康泰爾環球旅行的最後一站。康泰爾知道,中國武術為世界上乘,他要與舉世讚譽的中國武士角力,以顯示他“世界第一大力士”的美名貨真價實。
康泰爾到中國後,巡遊各地,最後來到了北京。到京後,他下榻東交民巷六國飯店最豪華的房間。稍事休息後,康泰爾就到北京最大的劇場,前門外第一舞台進行表演。
1981年9月3日,康泰爾表演角力引起轟動,接著連演數日盛況空前。
康泰爾得意之際,便提出要在中央公元(五色土)舉行“環球第一大力士第二次比武大會”(第一次比武大會是在1908年,萬國大力士在英屬非洲比武),康泰爾選擇在“五色土”比武,就是為了讓世人看看在中國皇帝祭祀的地方打敗中國武士的。康泰爾想與中國武士比賽,但當時中國沒有官方武術組織,只有天津中華武士會唯一的一個民間武術團體。於是,康泰爾便致函邀請天津中華武士會與賽。
天津中華武士會早就對康泰爾蔑視國人的行徑感到不滿,接到康泰爾的信函後,中華武士會會長李存義和張占魁便邀韓慕俠出戰。
韓慕俠,時年已42歲,但聞聽此事後毅然表示:“此事關乎國體,義不容辭,遂允與往賽。”到達北京後,中華武士會派代表王亦韓武士與康泰爾談判比武條件,並簽定生死文書。康泰爾簽定生死文書後,似被我中華武士的凜然正氣所震懾,甚感惶恐。於是,他送厚禮於當時的警察總監吳炳湘和步軍統領李長泰,強行把比武改為演武。
韓慕俠聞聽憤然道:“生死何足惜,倘不一角,致康君攜獎而歸,直視我國無物”,韓慕俠提議這擂不打也得打,警察廳不讓,咱們就到六國飯店去,於是,韓慕俠、張占魁、李存義、王俊臣等號人當晚8點種直奔六國飯店。
韓慕俠見中華武士會的武士來找他,料到與比武有關,威脅道:“我打遍世界無敵手,擊敗過許多大力士,我勸你們中國人不要自討苦吃。”韓慕俠冷笑說:“我平素專打大個子力士,我打你如同打耗子一般。”
康泰爾怒不可遏一拳打來,韓慕俠向旁一閃,化解此招。康見第一拳落空,豁的伸出了右手,直奔韓慕俠的咽喉掐來,幾乎同一剎那,韓慕俠用八卦掌的“挑掌”往上一撩,康泰爾這一凶招未著,更紅了眼,翻手就抓韓慕俠的手臂,康泰爾想憑藉自己身高優勢,只要將韓慕俠抓住懸於空中,任憑你天大的本事也無濟於事,然後再把你摔個半死,這也是他週遊世界角力的獲勝訣竅。然而,當康泰爾伸手抓韓慕俠的手臂時,他自己的右肋就暴露出來,說時遲,那時快,韓慕俠抓住這一瞬間,下盤先用一招“勾連腿”勾動康泰爾的雙腳,康頓時腳下無根。這是韓慕俠與別人交手比武的絕招,自己變成三條腿,對方只有一條腿,意思就是使對方重心不穩,借對方的力擊打對方。對方的勁越大就越狠,這是一種借力打力的絕招。就在康泰爾身體一晃,失掉重心之際,韓慕俠動用“天魔小丑皆罷休,銅牆鐵壁一齊催”的手法,一個八卦轉身環掌,左手隔開康泰爾伸來的右手,右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開碑劈石之功力,一個“虎撲”重重擊在康泰爾的前胸上,韓慕俠的掌力借上康前沖的拙力合在一起,轟隆一聲,康泰爾應場倒地,跌韓慕俠出丈外,如半堵牆塌下來。康泰爾呀呀慘叫,嘔吐不已。仰面躺在地上,動彈不得,喝令再戰。康連連表示認輸,當時命令把世界第一大力士標榜撤掉,11面金牌全數讓與韓慕俠,表示取消日後的比賽。眾武士大喜,遂得勝離開六國飯店。

尚武為救國

韓慕俠等人回到天津時,受到盛大的歡迎。當時,整個天津北站人聲鼎沸,鞭炮鑼鼓齊鳴,天津各界數百人齊聚站台迎接韓慕俠等人凱鏇。
韓慕俠把戰勝康泰爾贏得的11塊金牌全部獻給中華武士會。經過武士會研究,為表彰其功,決定把大金牌贈給他。其餘10面小金牌按照韓慕俠的意見存於武士會。武士會又開慶功大會,由會長李存義把大金牌贈與韓慕俠,併合影留念。
由於韓慕俠在萬國賽武大會上擊敗康泰爾,天津名士郭登翰於1920年10月,用一塊黃綾綢撰寫文字記錄韓慕俠赴京打擂的經過,並精心製作極其漂亮的紀念插屏一塊,把黃綾綢的撰文和大金牌安放在裡面,至今仍由韓慕俠的女兒韓小俠保管。
韓慕俠作為一名武術大師,一生追求兩件事:在國民中推廣武術,希望國人健身自強;用國術強兵健將,建立一所武術學校。
1919年9月,韓慕俠呈書直隸省長,要求為自己創辦3年多的武術專館立案。
立案後,武術專館名聲日隆,前來學武的青年不計其數,最後連當時的大總統袁世剴的長子袁克定也前來拜師學藝。
韓慕俠是終生義務授徒,一些家窮的弟子不但沒交學費,還吃住在武術館。同時,他還注重在學校推廣武術。
有一次,韓慕俠來到南開學校講授武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他走上講台,表演了一趟純陽劍法,贏得了同學們經久不息的掌聲。然後他講到:“重文輕武是閉關鎖國的一大弊端,當此列強競爭最烈的時候,非人人自強不足以立國,非習武健身不足以衛國。。。。”
韓慕俠在學校推廣武術獲得成功後,深感快慰。於是,他要他的弟子於文志起草《敬告國人待習形意拳倡武術書》在報上發表,號召大家學習形意拳。廣告一登,果然又有眾多青少年前來習武。然而,聲明顯赫的韓慕俠心中仍惦記著在軍中推廣武術這件事。
韓慕俠與東北軍首領張學良素有交往,於是,他尚武救國的抱負終於在張少帥的支持下得到了實現。
張學良對韓慕俠的建議非常感興趣,他令十六軍軍長撥1000名士兵,組成武術團,並任命韓慕俠為總教官。團部就設在南開南門外於家墳洪元里一號韓慕俠的家中。
韓慕俠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武術團的訓練中。他把形意連環槍簡化後用來訓練軍隊刺殺,把劈槍、崩槍、橫槍等形意槍法變化為刺、撥、挑、崩、劈五下刺殺動作,簡單易學,很有實戰價值。隨後,又訓練武術團集體衝鋒格鬥,整個練兵場殺聲不絕。
在訓練中,韓慕俠還注重思想教育,士兵出操前都要唱一首戰歌:“三國戰將勇,首推趙子龍,長坂坡前逞英雄。。。”
韓慕俠為了破日軍的拼刺,決定將武術團改為大刀隊,所謂大刀,就是二尺的把和不輕不重的刀片,又稱“雙手帶”,用八卦形意“纏頭裹腦”,順步砍、左右砍、連剁帶劈,動作雖簡單,卻使敵人防不勝防。
東北軍解散後,大刀隊被編入宋哲元二十九軍,在“喜峰後、古北口’的戰役中,大刀隊奮勇殺敵,一夜砍殺日軍上千人,殺得日軍心驚膽戰,聞風而逃,打出了國威、軍威。
抗戰爆發後,韓慕俠在天津關閉武館,閉門謝客。當時天津的一個大漢殲,想以天津警團教練所的名義請韓慕俠出山,並許以每月400元大洋的重金。韓慕俠不願為虎作倀,憤然拒絕。警團教練所不肯罷休,便三番五次派人來騷擾韓先生,並威脅道,如果不從,將加害他的家人和弟子。韓慕俠為擺脫糾纏,竟將自己的左手腕骨折斷,這才躲過一劫。
1047年10月,韓慕俠離開了人世,終年70歲。韓慕俠武功卓絕,技驚四海,他的一生光明磊落,俠肝義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