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氏胡麻斑粉蝶

韋氏胡麻斑粉蝶

韋氏胡麻斑粉蝶,粉蝶科,學名:Delias wilemani,分布:族群通常僅分布於台灣海拔 1600-2000 公尺間的中高海拔山區,不分布於低海拔地區,但因寄主植物分布情形,使韋氏胡麻斑粉蝶大多分布於局部山區。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A. 科別:粉蝶科
B. 學名:Delias wilemani
C. 分布:族群通常僅分布於台灣海拔 1600-2000 公尺間的中高海拔山區,不分布於低海拔地區,但因寄主植物分布情形,使韋氏胡麻斑粉蝶大多分布於局部山區

生長過程

卵期——韋氏胡麻斑粉蝶的卵期約為 5-7 日,視溫度而定,外形為炮彈形,外觀為黃色,表面有黏液且具光澤,直徑約為 0.8mm,高約 1.5mm,表面有 12-14 條細微縱脊。卵時期的天敵為卵寄生蜂。
幼蟲期——韋氏胡麻斑粉蝶為一年一代,冬季以幼蟲越冬,幼蟲發育期至少長達半年,幼蟲外形為細長圓筒狀。幼蟲通體為黃色,終齡幼蟲體長約為 35-45mm。初齡時幼蟲頭部黑色,體呈黃褐色,全體長有白色長毛。隨著幼蟲成長,體色逐漸轉變為綠褐色。終齡幼蟲頭部黑色,表面長有數根白色長毛。體呈綠褐色,體表密生白色圓點,背線黑色,體側氣門線淡黃色,各體節側線部位有一黑色圓斑,體表長滿白色長毛。氣門黃褐色,三胸腳、腹足及肛板為黑色。此時的天敵有小繭蜂、寄生蜂、寄生蠅、食蟲椿、鳥類、蜥蜴等。
剛孵化之初齡幼蟲停棲於寄主葉背,攝食寄主嫩葉或葉背葉肉,幼蟲有群聚性,取食或休息均集體行動。冬季幼蟲會群體遷移至寄主植物寄生之植物枝幹上,躲藏於樹幹細縫中越冬,待春季氣溫轉暖時,才爬回寄主植物葉片取食。終齡幼蟲亦保有群聚性,平時均集中棲息於同一枝條上,當寄主植物葉片取食殆盡,幼蟲才逐漸往其它枝條分散。幼蟲受到驚嚇或騷擾時,會抬起頭做威嚇狀或由口中吐出綠色汁液,嚇阻敵人。
蛹期——蛹為帶蛹,長 25-30mm,蛹期約為 15-20 日不定,視溫度而定。絲帶為灰色或白色,通過後胸背方;蛹體呈黑褐色,藉通過後胸之絲帶及尾部之懸絲器懸掛於固定物上。頭部前方有一短角狀突起,前胸有一對短角狀突起,中胸背方隆起,第 3、4 腹節背方側線部位有錐狀突起,第 3-7 腹節背方中央亦有不明顯之突起;前翅翅基及翅芽中央部位有白色斑,第 2 腹節背方呈褐色,第 4-8 腹節兩側氣門線部位亦有白色花紋,氣門呈黃褐色,腹節末端之懸絲器則為黑色。此時的天敵為寄生蜂、寄生蠅、蜥蜴、鳥類等。老熟幼蟲於寄主植物枝條或附近隱密之植物枝葉間尋找適當地點吐絲化蛹,化蛹時有集中化蛹的習性,常可見多數幼蟲於同一植物枝條或鄰近枝條上群體化蛹。
成蟲期——成蟲壽命約為 2-3 個月,雄蝶前翅外觀為狹長三角形,後翅亦呈狹長卵圓形,雌蝶翅形則較為寬圓;後翅腹面外緣部位及翅脈為黑色,亞外緣各翅室及中室有黃色圓斑,翅基到肛角亦為黃色,色澤非常醒目。韋氏胡麻斑粉蝶為中大型蝶種,展翅約為 70-80mm,擁有蜘蛛、螳螂、青蛙、蜻蜓、鳥類及蜥蜴等捕食性天敵。
成蝶飛行緩慢,易被天敵捕食,活動於寄主植物附近,成蟲羽化期可見到多數成蟲集中於寄主植物寄生之大樹頂端活動,成蟲喜吸食花蜜,夏季為成蟲羽化活動期,夏末到秋季為產卵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