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縣窯三彩仕女傭

鞏縣窯三彩仕女傭

鞏縣窯三彩仕女傭,唐代,屬類唐三彩,於1959年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現收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

簡介

鞏縣窯三彩仕女傭鞏縣窯三彩仕女傭

名稱: 鞏縣窯三彩仕女傭
年代:
尺寸: 高39公分
作品 屬類唐三彩
出土 1959年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
現藏 陝西歷史博物館

說明

造型鑑賞

作品通高44.5公分,眉清目秀體態雍容而風韻卓絕,洋溢著青春之美和生命活力。其豐潤的面龐泛著甜美的笑容,紅唇稍啟,雙眸遠望,仿佛一位有血有肉、溫柔娟美的女子正要訴說什麼。作品充分展示了唐代豐腴為美的社會風尚,是唐代三彩中的珍品


製作工藝

唐三彩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首先要將開採來的礦土經過挑選、舂搗、淘洗、沉澱、晾乾後,用模具作成胎入窯燒制。唐三彩採用二次燒成法。首先使用白色粘土作胎,在窯內經過1000℃-1100℃的素燒,經過冷卻,再於胎上繪以各種釉料入窯進行釉燒。唐三彩是一種低溫(850℃-950℃)釉陶器,用含有銅(釉為綠色)、鐵(赭黃色)、錳(紫色)、(藍色)、(淺黃)等作釉料著色劑,並加入鉛、鋁作助熔劑。釉燒出來以後,有的人物需要再開臉,所謂的開臉就是人物的頭部仿古產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經過畫眉、點唇、畫頭髮這么一個過程,然後一件唐三彩的產品就算完成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