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貴

靳貴,明朝文士,在朝任“武英殿大學士”。他為人正真,學問廣博,對朝政的議論總是出於公心,上朝時他講起道理來有條有理,令人佩服。下朝後回府讀書,心地清靜,沉默少言,自己讀書寫文之外,又用心教育子女,深受朝中官員的敬重。

靳貴(1464~1520)字充遂,號戒庵,江蘇丹徒人,先世由廬州(今安徽合肥)遷京口(出自《京口區志 第一章人物傳略》)。明弘治三年(1490)錢福榜進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武宗即位後,晉升為禮部侍郎。因不與劉瑾合作,被降為光祿卿。正德九年(1514),升為文淵閣大學士,入閣朝政。靳貴主持過兩次會試。有人揭發其家僮受賄鬻題,靳貴亦不申辯。受到言官們的醜化和攻擊,只得上疏辭官。歸鄉兩年後病逝。諡文僖。武宗南巡,親臨靳貴的家,參加了他的葬禮。武宗親撫其靈柩,還為悼靳貴寫了一首詩,隨行文臣皆愧嘆不如。著有《戒庵文集》。
明朝文士,在朝任“武英殿大學士”。他為人正真,學問廣博,對朝政的議論總是出於公心,上朝時他講起道理來有條有理,令人佩服。下朝後回府讀書,心地清靜,沉默少言,自己讀書寫文之外,又用心教育子女,深受朝中官員的敬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