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虎

靳虎

靳虎(1911—1989)甘肅省榆中縣人。一九三一年參加寧都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海軍炮兵學校副校長,海軍預科學校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械部副部長。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因病於八月九日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八歲。

基本信息

簡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一團排長、連長、副營長,紅二十八軍第二團團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中隊長,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三縱隊九團團長,延安警衛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七師十九旅副旅長,西滿軍區綏化軍分區副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騎兵縱隊第二師師長,東北野戰軍後勤部東線戰勤司令部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後勤部第四分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海軍炮兵學校副校長,海軍預科學校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械部副部長。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銜。因病於八月九日在北京逝世,終年七十八歲。

履歷

1932年3月,靳虎加入中國共產黨,並任機槍連連長。1933年8月,升任一營副營長。在這期間,靳虎參加過廣東水口、江西廣昌、福建建寧等多次重要戰鬥,勇敢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特別是在廣東水口的戰鬥中,上級交給靳虎所在機槍連的任務是掩護主力前進,阻擊敵人逃跑。當時,靳虎組織火力打死敵人四五百人,另外兩股敵人企圖逃跑,靳虎帶領一個步兵排衝上去,將40多名敵人全部活捉,繳獲輕機槍3挺,重機槍2挺,步槍40多支,勝利完成任務,受到師部表揚。在江西廣昌戰鬥中,靳虎所在營的任務是掩護主力轉移。他們堅持了兩天一夜,敵人的重兵把他們里外三層包圍起來,危機四伏,在此重要時刻,靳虎臨危不懼,身先士卒,一手揮動駁殼槍,一手掄著大馬刀,帶領全營戰士左衝右突,終於從敵人的包圍中殺出一條血路。在這次戰鬥中,靳虎身負重傷,一連中了敵人五顆子彈,右腿也被炸彈炸傷。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利,中央紅軍退出江西開始長征,他又參加了搶渡金沙江等戰鬥。長途跋涉加上行軍打仗,靳虎傷口復發,行走十分困難,戰士們用擔架抬著他翻過了雪山,走出了草地,勝利到達陝北。

在陝北,他被調到二十八軍二團任副團長。這時,紅軍主力東渡黃河,胡宗南部隊卻在後方搗亂。上級命令他們二團堅決拿下定邊和鹽池兩個縣城,經過艱苦奮戰,粉碎了胡宗南的進攻,完成了掩護主力東渡黃河的任務。

1937年8月,靳虎到抗日軍政大學學習。1938年3月學習期滿後留校工作,擔任抗日軍政大學五大隊四中隊隊長職務,後改任“抗大”分校大隊長及總務處長等職。1939年8月調任山西青年抗敵決死第三縱隊九團團長。1940年4月調任延安保衛團團長。在此期間,靳虎回響黨中央號召,一面組織部隊保衛延安,一面帶領部隊積極開展了大生產運動。

解放戰爭時期,靳虎先後擔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七師十九旅副旅長、西滿軍區綏化軍分區副司令員、東北民主聯軍騎兵縱隊第二師師長、東北野戰軍後勤部戰勤司令部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後勤部第四分部部長等職。在此期間,靳虎曾帶領部隊多次完成上級交給的戰鬥任務,為解放東北做出了積極貢獻,尤其是在解放林甸、富裕兩縣城時,靳虎帶領西滿軍區綏化軍分區全體官兵,消滅了守城的2千餘名敵人,繳獲大批軍用物資。在攻打齊齊哈爾時,不但殲滅敵人1800餘名,還繳獲50多輛汽車,10多輛坦克,受到指揮部表揚。

1950年,靳虎被調到海軍工作,歷任海軍炮兵學校副校長、海軍預科學校校長、南京炮兵學校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械部副部長等職。雖然身體不好,他還是深入基層,掌握第一手資料指導工作。在海軍預科學校,他嘔心瀝血,勉勵學員為革命而學習,爭取成為海軍棟樑之才,為海軍培養了一批幹部。

1964年離職休養後,仍保持了部隊的優良傳統。1988年8月,被軍委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