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里紅喜鵲登梅紋盤

釉里紅的最大特點是燒制難度大,成品率極低。 也許是釉里紅燒制難度大、成品率低的緣故,至明中期後便逐漸消失了。 這隻鋦過釘的乾隆青花釉里紅喜鵲登梅紋盤,紋飾寓意美好,“鋦瓷”工藝精湛。

喜鵲登梅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一:梅花是春天的使者,喜鵲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徵。喜鵲作為紋飾出現在瓷器上大致在宋代,但清之前飾有喜鵲紋飾的瓷器不是很多,到清代喜鵲紋飾才廣為流傳,其中尤以喜鵲登梅紋較常見。
釉里紅的最大特點是燒制難度大,成品率極低。它是以銅為著色劑,在白胎上直接繪製各種圖案紋飾,在上面施一層釉,銅在高溫還原焰中發出了紅色,所以名叫“釉里紅”。釉里紅系創燒於630多年前的元末,流行於明初。也許是釉里紅燒制難度大、成品率低的緣故,至明中期後便逐漸消失了。在雍正、乾隆期間,又推出了青花釉里紅。所謂青花釉里紅,是將青、紅兩種釉下彩繪於同一器物上的裝飾,在透明釉的覆蓋下,經高溫煅燒而成,改變了以前只繪一色之單調,青紅兩色互相襯托,顯得分外妖嬈,令人賞心悅目。
“鋦瓷”是我國民間的一項傳統技藝。舊時,“惜物惜福”是人們的普遍觀念,“鋦瓷”體現的是一種勤儉持家的精神。而如今“鋦釘補瓷”這項傳統技藝,業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這隻鋦過釘的乾隆青花釉里紅喜鵲登梅紋盤,紋飾寓意美好,“鋦瓷”工藝精湛。此外,該盤口徑之大並不多見,當屬一件很有特色的收藏佳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