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穗蠅

青稞穗蠅

青稞穗蠅,俗稱囊胎、坐蹲、癭花、白頭髮等,屬雙翅目,糞蠅科。已知分布於青海和甘肅,在青海腦山地區發生嚴重,以陰山和陰濕的灘邊地最重,川水地區發生於沿海兩岸低濕地帶。

基本信息

介紹

青稞穗蠅青稞穗蠅

青稞穗蠅,英文名:Nana truncata Fan。成蟲體色,雄體長5.0—5.5毫米,雌5.0—6.0毫米,翅展9.5—11.2毫米。頭和胸部暗灰色。觸角黑色,芒具極短的毳毛。腹部黑色,末端稍尖,橢圓形,生殖器位於末端。翅具紫色光澤,前緣基鱗、亞前緣骨片、腋瓣、平衡棒均淡黃。足除中後足基節暗色外,其餘各節均呈黃色,後足腿節尤明顯。前足腿節前面的黑色鬃 7—11個(平均9個)。腹略呈圓柱形,具薄的淡灰粉被,側尾葉末端鈍平。卵似小船形。初產時乳白色,約兩日後漸變黃或淡褐色。長1.5毫米、寬0.5毫米左右。卵背面具一條縱溝,其兩端稍寬;背面多邊形刻紋明顯。幼蟲體黃白色,3齡幼蟲體長7.0毫米,寬1.1毫米。長圓錐形,而第八節略瘦。前氣門兩分叉,第一分叉各具6個呈樹枝狀排列的指狀突起。後氣門近圓形。肛板前小棘列6列。無足,為蛆式幼蟲。蛹略呈紡錘形,長約5.0毫米,寬1.1—1.5毫米。從土中剛取出的蛹呈黃褐色,漸變為褐色。第八腹節較狹,後氣門明顯突出。

相關介紹

青稞穗蠅青稞穗蠅

1978年甘肅玉門發現有相當大面積的小麥、青稞受此蟲為害,使之不抽穗或抽穗不正常。主要為害青稞、大麥草、黑麥草、燕麥草、冰草等禾本科牧草和飼料作物。據資料糞蠅科為害穗部的還有梯牧草黃糞蠅(Amaurosoma flvipes Fall.)和梯牧草糞蠅(A.armillatum Zett.),在國外廣泛分布於前蘇聯種植梯牧草、看麥娘、無芒雀麥小糠草黑麥草的地區。為害穗部的糞蠅均以幼蟲取食穗造成為害,在花序上部和下部的小穗都可受害,因穗蠅為害,使牧草、作物的種子和乾草產量降低,為害嚴重時,甚至顆粒無收。據資料,受糞蠅為害的梯牧草種子和青草產量分別減產40%,青稞糞蠅在受害嚴重地區,麥稞被害率達20—30%,嚴重的達60—80%,估計每畝損失約在15千克以上。青稞穗蠅當青稞抽穗或灌漿時,在穗部很容易找到淡黃色青稞穗蠅幼蟲,由於它入侵青稞時期的遲早不同,造成三種不同的為害狀:不抽穗:穗蠅幼蟲入侵最早。在穗軸形成初期或未抽穗前,幼嫩小穗已被幼蟲食毀或殘留纖維狀渣滓。穗軸及穗節一般不被害,但極纖小,緊挨穗節下的一節,一般發育不良,穗子無法抽出,包於葉鞘內,絕不殘留籽粒。青稞旗葉挺立,上面常留有幼蟲穿過的小孔多個,被害植株成熟後綠色,較健株約矮20厘米。半抽穗:幼蟲入侵較早。穗軸略露出葉鞘,芒和穎殼殘缺不全,一般在穗軸下部受害較重。穗上殘留的少數籽粒為深褐色,裸露於穎殼外。全抽穗:幼蟲入侵較遲。穗軸下部完全露出葉鞘,其他均同半抽穗症狀。三種症狀的比例,因青稞品種、播種期和幼蟲入侵早遲而異。一般以全抽穗的表現較多,其餘兩種較少。被害株每穗損失14.8粒,矮19.1厘米,穗短一半以上。

生活習性

青稞穗蠅在青海省一年發生1代,以蛹在6—13厘米深的土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川水地區)至5月中旬(腦山地區)成蟲羽化出土,川水地區5月中、下旬為發生盛期。

成蟲壽命8—16天,其連續發生時期約70天,成蟲羽化後1天左右,進行交尾產卵,卵多產於植株肥壯稠密的第四、五片葉面的主脈上,5月上旬為其產卵初期,盛期在5月中、下旬,末期在6月下旬。幼蟲在5月中旬開始孵化,盛期在6月上旬。

幼蟲孵化後侵入正在拔節的幼苗,為害幼穗。幼蟲在穗節內蛀食,經22—31天后老熟,於6月下旬至7月上旬當作物乳熟前離開穗部,入土潛伏,經3—6天后即大量化蛹。卵期5—12天,幼蟲期60天,蛹期約300天。青稞穗蠅在川水地區較腦山地區早發生半月多的時間。

成蟲發生期和青稞拔節期相吻合。早上8時前大量羽化,上午9—11時和下午3—5時活動最盛,成蟲多棲息於植株葉上,飛翔距離一般為1—5尺。最有利於成蟲活動的為晴朗無風,氣溫9—16℃的天氣。雌雄性比為0.76:1,成蟲發生前期雄多於雌,後期雌多於雄。成蟲每次交尾需8—10分鐘,交尾姿勢重疊式,如受驚不分開,同飛他處。多在無風晴朗天氣活動最盛時產卵,卵散產,每片葉有卵1—4粒。未經交配產的卵不發育。卵在早上8時前孵化最多,須有充分的濕度才能維持其生活力。遇大風或大雨時,可使卵掉落很多,損失率達25%。幼蟲從卵的一端上面凹溝縫中破殼而出,經3—5分鐘離開卵殼,向植株上部爬行至頂端,從未展開的心葉空隙中入侵,或由心葉處進入嫩莖內,鑽入穗基節,蛀食剛形成的小穗。一般每穗1頭幼蟲,最多2—3頭。當作物灌漿後,幼蟲即達老熟,開始陸續從穗節葉鞘縫隙處爬出,落地入土,在夜晚和雨天落土最多。幼蟲入土暫不活動,經2—3天,最後一次脫皮變為偽蛹,在土中越冬,以7厘米以上的土內蛹最多,占90%以上。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適當提前播種期和選育早熟品種,可基本上避過穗蠅幼蟲的為害。在青海種植青稞的腦山地區,一般3月底4月初播種,可降低穗蠅為害率20—50%。在為害嚴重年份,及早刈割牧草,作乾草時應於抽穗前收割。這樣,80%穗蠅的幼蟲被消滅於乾草中。

2.藥劑防治 。在成蟲發生初期和盛期,可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40%樂果乳油2000倍液;90%敵百蟲1500—20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