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毯

青海藏毯是以青海省得天獨厚的西寧毛為原料,植物染色,手工捻線,經藝人的精心編織而成。它柔軟、耐用、美觀、大方,又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對生活在高寒地區的人們隔潮禦寒、保溫取暖有重要作用。因些是長期在牧區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用品。

簡介

青海藏毯是以青海省得天獨厚的西寧毛為原料,植物染色,手工捻線,經藝人的精心編織而成。它柔軟、耐用、美觀、大方,又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對生活在高寒地區的人們隔潮禦寒、保溫取暖有重要作用。因些是長期在牧區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用品。它的品種,有地毯、炕毯、坐毯等。它是在藏族傳統藝術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漢族、印度和尼泊爾宗教藝人精華,形成具有自己獨特的藏族藝術風格的工藝美術品。
傳統藏毯的藝術風格,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如佛八寶、暗八仙、國王七寶等。佛八寶即法輪、法螺、寶傘、寶蓋、荷花、寶罐、雙魚、盤花;暗八仙屬漢道教文化即寶劍、寶葫蘆、漁鼓、陰陽板、仙笛、寶扇、花籃、荷花;國王七寶也稱怵寶,屬印度佛教文化,即方勝、連環錢、犀角、令牌、象牙、珊瑚、珠寶。還有漢文化的琴棋書畫和梅蘭竹菊等。這些內容既展示了人們的勤勞智慧和精神力量,也體現出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待、願望和幻想。藏毯的表現形式以傳統式為主,還有自由式、龍鳳式及隨品種形式不同的構圖形式。色彩表現方面尤為豐富,顏色艷麗、純度高、對比強,色彩構圖穿插靈活,與藏族建築彩畫的裝飾風格一脈相承。
藏毯工藝品具有悠久的、傳統的發展歷史。青海省都蘭縣諾木洪河流域,於1960年出土的新石器晚期遺址中,新發現了原始的“毛席”殘片及毛帶、毛繩、毛線等其它工具、飾品。從這些“毛席”的紡織工藝、染色技巧看,當時已達到十分嫻熟、穩定的水平。
青海省各族民眾中,普遍有製作、使用栽絨褥子、馬褡子的習慣,也有一些傳統的製作藏毯基地。民間生產藏毯的歷史悠久,生產技藝也比較高。特別是生產藏毯的西寧毛,是世界有名的優良地毯用毛,又加上做工精細,因此它具有堅韌耐磨、富於彈性、質地柔軟、光滑晶瑩的特點。踩踏過後毛叢立即彈起恢復原狀,不會形成塌陷。手感鬆散,色感和彈性具有很長的持久性,使用年代越久,光澤越明亮,不會給人以陳舊感。

主要特點

就青海藏毯的品質結構和藝術特色而言,大體上可以歸納出如下幾個主要特點:
第一,圖案豐富多彩、民族風格濃郁。藏毯源於青藏高原,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圖案,青海藏毯則除了保留原有藏毯古樸、自然、粗獷的特點外,又吸納了當今西方國家的民族文化,配以深厚的藏傳佛教等含義的圖案,並通過多種不同色毛紗交織表現,令人賞心悅目。
第二,材料考究、工藝精湛。藏毯所選用的原料主要是“西寧大白毛”,是世界地毯行業公認織造地毯的最佳原料,用其織出的地毯具有堅韌耐磨、質地柔軟、光澤清亮的特點,被譽為像錦緞樣的軟浮雕。同時,青海生產藏毯的歷史悠久,技術基礎深厚,藏毯的編織方法俗稱“重疊連環扣”,毯背密實,能根據圖案紋樣的要求織成形象逼真的各式花樣。
第三,洗後似錦緞、剪後如浮雕。藏毯利用傳統工藝處理,使地毯產生絲一般的光澤和質感。同時使地毯彈性增強,色澤鮮艷,毯面潔淨,預防蟲蛀,手感豐滿、光滑。剪花工藝使地毯全部紋樣輪廓鮮明、清晰,加之色彩斑斕,遂產生勝似浮雕的藝術效果,從而顯得雍容華美、富麗堂皇,在國際市場上別具一格,引人注目 。
第四,可以根據客戶的不同需要生產形狀各異、規格不同的花色品種,頗受國內外客戶歡迎。

青海藏毯四大優勢

一、盡占原材料優勢。“西寧大白毛”早在 19 世紀後期就被國際地毯行業公認為編織地毯的最佳原料,青海就是“西寧大白毛”的主要產地。
二、勞動力資源充足而且勞動成本低廉。藏毯生產屬勞動密集型產業,青海省勞動力成本低廉,絕對優勢明顯,有利於市場競爭。
三、具有較好的工業化生產基礎。藏毯的生產已從傳統的手工作坊形式發展為公司企業化生產經營形式,實現了洗毛、紡紗、織毯等工序的專業化分工及產、供、銷一體化。同時,一批專業技術骨幹人員為青海省藏毯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藏毯是藏民族傳統的工藝品,其圖案設計和色彩源於藏傳佛教文化。青海省是藏族聚居的主要省區之一,藏傳佛教聖地塔爾寺聞名於世,能夠為不斷提升藏毯的文化附加值和藝術水平提供不竭的源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