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縣精神病防治院

青浦縣精神病防治院

青浦區精神衛生中心,原名青浦縣精神病防治院,座落在青浦鎮西北側,占地面積10畝,1978年6月建院。是一所集精神病醫療和社區防治於一體的二級專科醫院與公共衛生機構。現有在編職工120多名,核定床位200張。設有男女治療病區、慢性病區和二隻老年病區共5個病區。門診除診治精神疾病外,還開設了心理諮詢、小兒多動症、眩暈症、老年痴呆症等與心理因素相關的各類專科門診,並開展了失眠、頭痛、癲癇,以及焦慮、憂鬱、恐懼、疑病、強迫、神經衰弱等症狀的各種神經症的門診服務。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青浦縣精神病防治院 青浦縣精神病防治院

所屬地區 上海市-青浦縣

郵政編碼 201700

聯繫電話:5920761559207462-8030

郵編201700

地址;上海市青浦區淀湖路10號

中心介紹

青浦區精神衛生中心,原名青浦縣精神病防治院,座落在青浦鎮西北側,占地面積10畝,1978年6月建院。是一所集精神病醫療和社區防治於一體的二級專科醫院與公共衛生機構。現有在編職工120多名,核定床位200張。設有男女治療病區、慢性病區和二隻老年病區共5個病區。門診除診治精神疾病外,還開設了心理諮詢、小兒多動症、眩暈症、老年痴呆症等與心理因素相關的各類專科門診,並開展了失眠、頭痛、癲癇,以及焦慮、憂鬱、恐懼、疑病、強迫、神經衰弱等症狀的各種神經症的門診服務。

科室介紹

辦公室——主任蔡玲環,主要負責全院的人事、文書檔案、信息、院刊編輯、檔案收發傳閱、來信來訪的回覆接待工作;協助院部處理日常院務工作,應急工作,督促監督各科室完成落實相關的工作,確保政令暢通與各部門協調運作。

醫務科——科長李煥民,主要負責臨床的醫療業務指導,醫生的學習教育管理,醫療糾紛的處理,為醫療科研的開展提供支持。

護理部——主任周玲,主要負責臨床的基礎護理指導,承擔50餘名護士的學習教育管理,為人性化服務的開展提供支持。

財務科——科長朱淑英,主要負責全院職工的工資獎金髮放,客觀準確地編制預決算,監督預算資金的正確使用,為成本核算提供依據。

總務科——科長糜順男,主要負責物資採購,院內水電及其他設備維護保養,內耗物品的發放。

防治科(疾控精神衛生分中心)——科長陶嬋梅,主要負責全區範圍內精神病的社區防治工作,擔負精神病人的信息登記,基礎資料的統計,康復病人的隨訪,以及為社區康復站的管理提供技術指導。

醫療服務

門診時間:上午08:00-----11:00,下午13:30----16:30

專科門診

王慧娟 主治醫師 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周二全天

汪曉輝 副主任醫師 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心理諮詢周三全天

盧國強 主治醫師 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心理諮詢周四全天

沈全榮 主治醫師 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周五全天

李煥民 主治醫師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周三上午

心理門診

盧國強 主治醫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心理諮詢周二下午

李煥民主治醫師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周一下午

醫院文化

“迎世博、奉獻世博”主題實踐活動細則

2010年4月6日下午2點,召開“迎世博、奉獻世博”主題實踐活動動員會。

二、世博知識競賽(4月)

三、爭創“文明班組”(4月)

以工會班組或科室為單位,制訂切實可行的爭創計畫,包括:所採取的舉措、爭創口號等,並付諸行動。10月份組織評選。

四、崗位技能培訓及比武(5月)

(一)崗位技能培訓:1、醫療組 2、護理組:

(二)崗位技能比武:1、醫療組2、護理組

五、開展職工禮儀培訓(5月)邀請禮儀老師前來培訓

六、開展“三五”集中行動

由團支部、CDC負責,每月5日組織團員,在門診區域開展微笑服務;每月15日,以工會班組或科室為單位進行包乾區環境整治;每月25日組織團員志願隊、CDC開展為民服務活動。

七、“我為世博作奉獻”徵文及演講比賽(6月)

八、開展法律法規培訓(6月)

九、中層幹部管理知識培訓(7月)

十、職工職業道德、職業紀律系列培訓(7月)

十一、評選“優秀員工”(8月)

十二、開展文體系列活動(8、9月)

項目:羽毛球、桌球、八十分、象棋、五子棋。

十三、召開醫院“第二屆學術論文”交流會(9月)

十四、評選“先進班組”

根據4月份各班組所制訂的爭創計畫的實施落實情況,結合所制定的評比標準,產生3——5個“文明班組”。

青浦區精神衛生中心精神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衛生事業發展中賦予的新內涵。我院歷年獲市農口系統區級文明稱號。在今年的區級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中,院黨政領導高度重視醫院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立了由院長兼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醫院精神文明領導小組,連續召開了醫院精神文明領導小組、工作小組會議,明確了醫院的精神文明建設以“服務溫馨、價格合理、環境優美”為定位目標,持續不斷地加強醫院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醫院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是醫院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是醫院造就良好社會形象的最佳手段。

同時,能充分展現醫院員工的精神風貌,傾注著醫院領導和全體員工的心血與努力,體現了醫院員工心繫患者,服務患者的良好職業道德。為此,我們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家屬座談會,發放病人及家屬滿意度調查表,了解病人家屬意見,分析反饋意見,持續不斷地提出整改措施,以加強醫院的精神文明建設。在“5.12”國際護士節之際,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護理技能操作比賽、體現我院醫務人員“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職業道德風采的情景劇以及體現護理人員工作、生活、情感的“天使杯”徵文活動。

以進一步激發醫護人員愛崗敬業、鑽研業務,創造從自身做起,為醫院做貢獻的群體氛圍。通過廣大職工的不斷努力,陳麗珍同志獲2007年度區“巾幗文明”先進個人;孟翔梅同志被評為區醫務工會2006~2007年度醫務職工精神文明好事個人;五病區獲2006~2007年度上海市青浦區“文明視窗”榮譽稱號;周玲同志獲青浦區衛生系統第三屆“十佳護士”、陳麗珍同志獲“十佳護士”提名獎,並由她們攜手五病區全體護理人員參與區衛生系統開展的“護理示範崗”優質服務創建活動,全體護理人員秉承“多一聲問候,多一點溝通,多一份熱情,多一次付出”的優質服務諾言,工作中精益求精,不斷更新護理服務理念,最佳化護理服務流程,改進護理服務質量使病人真正“感受親情護理、享受溫馨服務”。

並且,我們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題講座,以醫院文化、職業道德與文明行醫作風建設,指導和配合醫院黨政工各部門,開展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如紅包、藥品回扣等熱點問題,使我院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大成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