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條魚

青條魚

青條魚,海魚,鱸形目。地方名:鮐巴魚、青花魚、油胴魚、鯖魚、鮐魚。青條魚無毒,如儲藏不當變質,會產生一定毒性,必須將新鮮的魚肉燒熟煮透方能食用,否則可能發生過敏甚至引發過敏性食物中毒。青條魚體粗壯微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20~40厘米、體重150~400克。青條魚頭(Pneumatophorus japonicus),鱸形目,鯖科,鮐屬。頭大、前端細尖,眼大位高,牙細小,上下頜齒各一行。體被細小圓鱗,體背呈青黑色或深藍色,體兩側胸鰭水平線以上有不規則的深藍色蟲蝕紋。

基本信息

相關介紹

青條魚頭(Pneumatophorus japonicus),鱸形目,鯖科,鮐屬。體粗壯,呈紡錘形,尾柄結實;尾鰭基部每側有縱隆起嵴兩個。大,前端尖細,呈圓錐形。眼大,位高,有發達的脂眼瞼。上下頜等長;牙細小,上下頜齒各一行。側線明顯。背鰭兩個。體背呈青藍色。有不規則深藍色橫紋或斑紋。斑紋延伸到側線下方。為海洋洄游性上層魚類,游泳力強,速度大。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中國、朝鮮、日本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北可達鄂霍次克海。可分為兩個地方種群:一在日本海,一在黃海和東海。為北太平洋西部主要經濟魚類之一。

基本資料

青條魚青條魚

青條魚(Pneumatophorusjaponicus),海魚,鱸形目,鯖科,鮐屬。

地方名:鮐巴魚、青花魚、油胴魚、鯖魚、鮐魚。

青條魚體粗壯微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20~40厘米、體重150~400克。頭大、前端細尖,眼大位高,牙細小,上下頜齒各一行。體背呈青藍色,有不規則深藍色橫紋或斑紋。

形態特徵

體粗壯微扁,呈紡錘形,一般體長20~40厘米、體重150~400克。頭大、前端細尖似圓錐形,眼大位高,

口大,上下頜等長,各具一行細牙,犁骨和胯骨有牙。體被細小圓鱗,體背呈青黑色或深藍色,體兩側胸鰭水平線以上有不規則的深藍色蟲蝕紋。腹部白而略帶黃色。背鰭2個,相距較遠,第一背鰭鰭棘9~10根,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其後方上下各有5個小鰭;尾鰭深叉形、基部兩側有兩個隆起脊;胸鰭淺黑色,臀鰭淺粉紅色,其他各鰭為淡黃色

產地、產季

分布於太平洋西部。近海均產之。主要有海洋島、連青石、大沙及沙外等漁場,漁期一般春汛為4~7月份;秋汛為9~12月份。南海沿海全年都可捕撈。

經濟價值

為中國重要的中上層經濟魚類之一。此種魚類分布廣、生長快、產量高。魚肉每百克含蛋白質21.4克、脂肪7.4克,肉質堅實,除鮮食外還可醃製和做罐頭,其肝可提煉魚肝油。

青條魚不同於秋刀魚,也不是小黃魚,更不是鮁魚。

青條魚青條魚

食用注意

青條魚無毒,如儲藏不當變質,會產生一定毒性,必須將新鮮的魚肉燒熟煮透方能食用,否則可能發生過敏甚至引發過敏性食物中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