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是汶川大地震第一個地震遺址保護紀念地,位於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2008年11月12日舉行了開園暨震後旅遊市場啟動儀式。該地震遺址公園是由汶川大地震中地球應力爆發形成的,也是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體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震遺址群。該地震遺址公園包括了從青川縣關莊鎮沿青竹江經紅光鄉東河口、石板溝至前進鄉黑家,沿紅石河經紅光鄉東河口、石壩鄉董家至馬公鄉窩前,呈“Y”型布局,集中連片近50平方公里,含五鄉一鎮。

基本信息

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2008年11月12日,汶川大地震第一個地震遺址保護紀念地——廣元市青川縣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舉行開園暨震後旅遊市場啟動儀式。該地震遺址公園是由汶川大地震中地球應力爆發形成的,也是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體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震遺址群。

簡介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半年後,全省首個地震遺址保護紀念地向世人揭開面紗——青川縣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開園暨青川縣震後旅遊市場啟動。省政協主席陶武先出席開園儀式並宣布開園。

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該地震遺址公園是汶川特大地震中地質破壞形態最豐富,地震堰塞湖數量最多、最為集中,傷亡最為慘重的地球應力爆發形成的地震遺址群。公園從關莊鎮沿青竹江經紅光鄉東河口、石板溝至前進鄉黑家,沿紅石河經紅光鄉東河口、石壩鄉董家至馬公鄉窩前,呈“Y”型布局,集中連片近50平方公里,含五鄉一鎮。遺址公園里,紅光鄉東河口村、石壩鄉青龍村、馬公鄉窩前村和蘇河鄉三鳳村等四大地球應力爆發形成崩塌現場,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斷層、褶皺等多種地質破壞形態,其中馬公鄉的窩前應力爆發點是此次地震中最大的爆發點。山體運動造成的滑坡和土石流形成石板溝、東河口、紅石河等36個形態各異的連片堰塞湖,豐富的礦物質已使湖水呈藍、綠、金黃色等顏色,成地震奇觀。

除地震後的自然遺存外,遺址公園裡還增設了供人追思憑弔之處:地震遺址廣場上三塊飛來巨石組成“川”字,既代表“四川”地震災區,也引人聯想地震波從始破點汶川經北川到終破點青川的這三個極重災區;掩埋了780餘人的王家山堆積體上矗立著高高的十字墓架,新建的紀念台上鐫刻著遇難者姓名,寄託著對逝者的哀思,激勵生者堅強不屈、奮鬥不息……有關人士認為,此遺址公園的保護和建設,既為科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基地,又體現了保護的理念,注重完善旅遊的服務功能。省政協副主席晏永和、黃潤秋出席開園儀式。參加開園儀式的全體人員為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默哀一分鐘。

景觀

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孩子們在逛公園
為有效保護地震遺址,充分挖掘資源價值,2008年9月,青川縣成立了“5·12汶川大地震國家紀念園——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保護和建設辦公室,啟動了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保護與建設工作,並委託浙江大學編制《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總體規劃》和《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建設性規劃》,同時組織專門人員在地震遺址公園內進行詳細的資源普查。2008年10月6日,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在浙江大學的規劃下,正在一邊設計一邊打造。

地震遺址公園包括了從青川縣關莊鎮沿青竹江經紅光鄉東河口、石板溝至前進鄉黑家,沿紅石河經紅光鄉東河口、石壩鄉董家至馬公鄉窩前,呈“Y”型布局,集中連片近50平方公里,含五鄉一鎮。紅光鄉東河口村、石壩鄉青龍村、馬公鄉窩前村、蘇河鄉三鳳村等地集中展示了地震造成的多種地質破壞形態。

公園的入口,設在關莊鎮新華村。地震前,兩層樓房建在江邊,從樓中穿過,可以走上一座鐵索橋,到河對岸的新華村。當地人將這座橋稱為新華橋,這是村民進出村莊的唯一通道。如今,河這邊的樓只剩下一層,牆體上有交錯縱橫的裂縫。樓頂上,原來用木頭建成的亭子只剩下空空的木架。河那邊的山仿佛被刀砍過,一道道的白痕清晰可見。

廣場上,迎面而來的三塊巨石如同一個大大的“川”字。三塊巨石以5.12米和2.28米的間距排列著,寓意5月12日和14時28分。11月8日,工人正拿著塗料,在將中間巨石之下的時間數字顏色加深。遺址公園即將開園的訊息,已經引來了很多遊客。細心的遊客驚奇地發現,3塊巨石之下,是青川的地形圖。廣場邊,則豎立著震前東河口與震後東河口的全景照。“‘5·12’特大地震,東河口崩塌,4個組184戶房屋村民、過往行人、東河口國小師生等總計780餘人被掩埋其中。”廣場一側,無聲的數據依然在描述著地震帶來的傷害。

一塊長5.1米,寬4.8米,高3.2米,重達150噸的巨石,盤踞在公園中。這是一塊奇怪的石頭,與其他的石頭形狀、材質迥異。為了防止風化,管理方特地在石頭表層塗上一層桐油保護。這塊石頭,從哪裡來?是東河口地球應力爆發震來的?還是地殼擠壓從地底冒出來的?“應該是對面王家山崩塌時飛過來的。”一名現場施工工作人員說,“從那邊到這裡有兩公里多遠,這么大的東西飛了這么遠,可見當時地震之厲害。”

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三塊巨石如同一個大大的“川”字
廣場一旁是占地800餘畝的遺址群,插著一些穿斗式民居構架,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個靜默的十字架。一名叫董蓉的講解員說,插著構架的地方都是傷亡特別集中的地方。一是為了寄託哀思,二是為了紀念這種川北特有的建築。穿斗式構架房屋是川北一種房屋結構,這次地震中,穿斗式結構房屋百分之九十都破而不倒,挽救了很多村民的生命。

無論站在遺址群的哪個地方,總會看到十字架。十字架的下面曾經是熱鬧的村委會、救死扶傷的醫院、有人嬉戲的院落。東河口人用這種方式,表達著心裡的疼痛。11月8日,很多村民圍在一塊4米多高的巨石前,巨石周圍,堆積著刻著大量名字的黑色大理石。這裡,將刻上青川遇難的近5000名鄉親的名字,建成“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難同胞紀念台。

“你們站的這個地方,腳下,就是後院。”白了頭髮的何先美一直流著眼淚,她的父母、妹妹、妹夫被深埋在紀念台之下。何姓大家族裡,幾十口人因地震遇難。13歲的何元敏,這個在東河口國小倖存的女孩,在石碑上畫出一個濕漉漉的圈。圓圈之內,有她的父母和爺爺的名字。

路線

從成都出發,沿成綿廣高速前行約207公里,至金子山段下高速。出高速後,大路口左轉,上青川二級公路,前行約30公里,路左側可見“交警涼水大隊”指示牌,轉左過涼水大橋。前行約15公里至關莊場鎮,再前行約5公里即可到達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大門口

歷史瞬間

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地震擊碎東河口,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300米高的王家山傾瀉而下,千米高的牛圈包山向瓦窯背梁坍塌。王家山裂開後開始垮方,先埋了王洋坪三元壩,然後擠壓,衝過40米長的東河口大橋。王家山開始“爆炸”,大塊石頭只用了幾秒鐘就飛到了兩公里之外的新華橋。突如其來的災難擊碎了東河口的美麗。“地震導致該片區房屋100%受損,其中2/3垮塌。青竹江、紅石河流域河道10多處被巨量泥沙堵塞,形成積水1500萬立方米,致使紅光鄉、石壩鄉、觀莊鎮等3個鄉鎮5個村莊被淹埋。”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