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秀色

青城秀色

《青城秀色》是由中國著名國畫大師——黃賓虹創作的作品。 《青城秀色》描繪的是青城山秀麗的自然景觀。此幅作品在2011 北京誠軒秋季拍賣會上受到了許多收藏家的好評。

基本信息

畫作簡介

《青城秀色》是由中國著名書法大師――黃賓虹的作品。
《青城秀色》的尺寸為:69×32.5cm。畫作上的鈐印為:“黃賓公、片石居”。題識:青城山為第五大洞寶仙九室之天,一名赤城山,對蜀郡之西北,在岷山之南。杜光庭云:岷山連峰接岫,千里不絕,青城乃其第一峰。賓虹。

作品欣賞

是幅《青城秀色》無年款,據畫風推斷,應作於1930年代前期。前景右端斧劈般的崖壁微露一角,依附於旁的山勢圓渾,青蔥蓊鬱,宮觀佇立崖頂。沿水逐溪而上,低緩的坡岩山麓處,屋舍儼然。主峰奇峭嶙峋,似欲直入雲端,視線越過峰巔,卻見更為聳拔的杳渺遠山,綿亘起伏。畫幅不廣,卻有咫尺山林千丈遙之貌,可謂“峭削險折各異態,一氣包舉乃如斯”。山石、叢林多用乾筆皴擦,設色古厚,營造出幽謐的青城山境。
1932年中秋,黃賓虹應友人邀請入蜀,“經嘉州躋峨眉山頂,至灌縣,信宿青城軒轅峰,由廣安探天池,沿渠河出渝州”,歷時近一年,得詩百餘首,畫近二百紙。歸滬後,黃賓虹畫了大量以蜀中山水為題材的作品,連自己也覺得筆端生出新氣象:“宋元人畫多積歲月而成,渾厚華滋,不落輕薄促若。余游川蜀……朝夕所見……無不摹寫,草稿置囊橐中,歸而乘興揮灑,筆酣墨飽,益見自然。”自此,黃賓虹乃由之前的嚴守筆墨規範漸成自我畫風。從是幅《青城秀色》中雖仍可看到傳統筆墨的痕跡,但“渾厚華滋”面貌已初見端倪。

作家簡介

黃賓虹(1865年-1955年),現代傑出國畫大師。原名懋質,名質,字朴存、朴人、亦作朴丞、劈琴,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等。原籍安徽歙縣,出生於浙江金華。幼喜繪畫,課餘之暇,兼習篆刻。6歲時,臨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冊,1887年赴揚州,從鄭珊學山水,從陳崇光(若木)學花鳥。
在中國近現代畫壇上,黃賓虹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畫家。其畫風與豐富多變的筆墨,蘊涵著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與自然內美的美學取向。幾十年來,黃賓虹的繪畫一直受到美術界的廣泛關注,並逐漸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影響著當今中國畫壇。
黃賓虹的繪畫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效應已顯示出來,而其藝術價值的顯現,又是全方位的。除山水畫外,花鳥畫也境界不凡,書法成就更不能等閒視之;他還有著自己的畫學理論建構;其金石篆刻、文字學、考古學也頗有建樹。黃賓虹的確是一位“不能僅以畫史目之”的學者型藝術家。由於黃賓虹在美術史上的突出貢獻,在他90歲壽辰的時候,被國家授予“中國人民優秀的畫家”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